画家冯海龙:日新月异绘山河,锦绣时代谱华章

蓝鹰书院 2023-03-04 11:39:53

蓝鹰书院,书画推广领先品牌

图/冯海龙 文/文涓

中国画经历千年,博采众长,在融合与创新之中不断前进,兼收并蓄。

画家冯海龙的这组山水画继承传统又打破传统,融通日新,极具当代的时代特征。

高铁穿山横断而过,银练自万丈倾斜而下。时代更迭,高楼林立。

山霭薄雾未消,似蓬莱仙境,山海神图。

一点古径通幽的山顶羊肠小道,一抹满山绵延的植被批脊。

自上而下,由远及近。恍若一幕幕电影的画面一般,匆匆闪过。

从遥远五级的朦胧传统山顶,依稀描绘出盛唐的青山,风雅宋代的绿水。随着山间的溪流缓缓流淌而下,老旧胶卷质感一般的水墨满满是时代的沧桑感,冯海龙先生水与墨的掌控已驾轻就熟。

墨色愈渐浓,松叶似烟墨般浓得发亮,无规则的田野是记忆中的家园,房屋也越来越高,颜色也愈发亮丽明艳,宛如突然打碎的彩虹,缤纷地点缀着山野间的屋顶,彩蝶铺面般地将这点红色停在屋舍,现代的高楼宛若绿色田野链上镶嵌的红宝石。

山势走平原,千万幸福家。

即便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也应由我们继续促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冯海龙先生此画的立意已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传统山水画或是羁愁或是积极向上的主旨,达到了更新的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孙绰《庾亮碑》有云:“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山水与画者的玄思、情感都相通的。

红日初升呈祥和,云海缭绕话山乐。

山岚晓松云,霞撒万丈光。

不同于一般云雾的朦胧,松花般的凝针状云仿佛穿着了绒毛般丝软,将水天相接。

斧劈皴笔疾势险,巍峨壮阔尽显山石耸立,怪力天成。

近山的批麻皴点带了点南方山水的温润,藏于半山腰的楼阁中。

不知此间是否有隐士隐于此中,山石一隅,别有洞天。

红似火的树,尽带黄金甲的染色,落叶纷纷独留寥寥几笔的似盆景的枯枝,春夏秋冬的四时光景就在这一处天地之间。

幽谷深处听鸣泉,黄河之滨美不胜收。干湿强烈丰富的对比,干如枯枝老树,长短疏密地穿插起来,古人画树曾有“树分四岐”的说法。冯海龙先生的立体空间透视关系排列生动自然。湿润笔法似清泉铺色,氤氲这水汽。叮鸣点点夹两岸,有自然之天籁于幽谷余音绕梁。

山村新貌,人间难道。

横跨沧海,纵连桑田。

下幅是世外的桃源仙境,上幅是人间的烟火气息。

飞流直下墨如华,白泉鸣涧腾云驾雾之魄震动山林。

眼花缭乱的空间感,纵横交错的布局,高低原地的透视。自中心向两端辐射状的放射般的晕染方式给人眼前一亮的震撼感。

横架河上的公路车水马龙,城乡高速发展的号角之声随着这一辆辆飞驰的车奔向新时代的美好。

清泉动心扉,山弦闻雅意。

写意山水贵在寄情于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泉落九幽,扣人心弦。林疏鸟藏,轻啼悦耳。观此画只心旷神怡,山水之乐已尽得之心。

一抹抓人的飘绿,山顶壁含的火力橙色,一冷一暖的色调浸入人的心中。

青墨幽泉暗平生,满目金辉。

彩墨荧光般的质感,金菊似的黄叶将山间本单调的底色变得多彩。

天池石壁,层峦叠嶂。

险象环生,晦明变化,阴晴不定。

整体来看,画面的构造的元素并不复杂。正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简单的基础元素图形组成复杂的石壁结构,比传统的山水画多了几分西方的印象抽象,比西方景点写实多了几分中式意象。日新月异绘山河,锦绣时代谱华章。

画家简介:

冯海龙,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定西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定西市书画院特聘画家,临夏州美术家协会会员,和政县文化馆特聘画家。

蓝鹰书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书画的魅力!

--END--

2 阅读: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