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工程,具有国家级战略意义,历经7年筹备,7年艰苦建设,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起始于深圳保安,经过广州南沙,止于中山马鞍岛,全长24公里。
深中通道于6月30号下午15点开始通车试运营,试运营首日已经有12.5万车次通行,争尝“第一口蟹汤”。有车主吐槽桥上堵到发红,原本半小时的车程却花了3小时,由此可见,深中通道深受广大人民群的期待。
在深中通道建成之前,深圳与中山被珠江分隔在东西两岸,虽然直线距离只有二十多公里,但驱车去往两地必须沿A字顶端绕行,通过虎门大桥跨越珠江,车程约一百二十公里,历时两小时。
而虎门大桥作为珠三角地区东西翼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东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多个城市,比通行前省去近100公里的绕行。正因如此,尽管虎门大桥建成后的单程通行费用高达40元,车流量仍连绵不绝,堵车的痛苦只有走过的人才能体会。
现在,深中通道在珠江东西两岸架起全新关键的“一横”,不但把中山到深圳的行车时间缩短至半小时,极大提高了往返两地的出行效率,还缓解了虎门大桥的堵车压力,让民众出行多一个选择。
六年前开通的港珠澳大桥,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但深中通道的建造难度比它还要高出许多,这也是深中通道建设时间长达7年的原因。
深中通道是双向八车道,比港珠澳大桥还要宽两个车道,对桥梁的承重能力、腐蚀变形、防风抗震等建设要求严格许多。由于深中通道处于内伶仃洋海域,想要保证原有水路、空路的人员通行、货物流转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进行,需要考虑的制约因素繁多且复杂,最终集合了桥、岛、海下隧道、水陆衔接于一体,形成“东隧西桥”的互联通道。
采用“东隧西桥”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其实有很大争议。因为深中通道的桥梁部分架设在伶仃航道上方,该航道不仅是世界最繁忙的黄金水道,还是进出广州两个重要港口的必经之路。
广州方面认为随着造船的技术发展,日后船只的通行高度将越来越高,而且增高速度迅猛。一旦深中通道在西部建设桥梁,犹如高悬在航道上的门梁,限定日后船只通行的最大高度,势必限制日后广州的航运发展。
广州方面对桥梁限高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虎门大桥的惨痛经历仍记忆犹新。虎门大桥在1997年建成,设计的通航净高度是60m,在当时,多方认为该通航高度可以满足此后50年的船只通行。但仅仅过了4年左右,虎门大桥的通航高度已经无法满足载重10万吨以上的集装箱船,这“意外”限制了虎门大桥上游的港口发展。
有虎门大桥的前车之鉴,广州在深中通道的设计之初,就极力提议把深中通道建设成过海隧道。不仅委托过中铁隧道设计院对全隧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并且承诺愿意承担改桥梁为隧道部分的新增建设费用。可惜,考量到施工和后续运营的风险,更多人支持东隧西桥方案作为第一候选,全隧方案只能沦落为备选方案,最终敲定深中通道的安全通航净增高至76.5米。无论如何,深中通道的开通运营已经成为事实,但即使是建设难度稍低的“东隧西桥”方案,需要攻克的难题许多是史无前例的。
突破许多技术壁垒,勇于创新,使深中通道斩获10项世界之最记录。这些世界级瞩目成就的背后是过万名建设者的汗水与辛勤。不得不佩服参与建设团队的集体智慧奉献和创新攻克难题的精神,让这条“水陆蛟龙”面世,造福众多出行者。
深中通道全线通行收费66元/标准车次,收费标准如下:
深中通道相关消息取材网络,分析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理性冲浪。未经作者授权,禁止商业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