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留下"固齿神方",让你一生牙齿坚固!

妙晴谈养 2025-02-21 16:06:21

清代有位名医叫陈修园,他出身贫苦,一边学儒,一边学医,后来考中举人。

据说,当时的刑部郎中患了中风,不省人事,看了不少大夫,吃了很多药都没能奏效,陈修园一去,只用了两剂药就治好了。一时之间,声名大噪。

今天讲的这个“固齿神方”就是出自陈修园的大作——《陈修园医书72种》。

关于这个方子,陈修园是这么说的:“治牙之方甚多,苦无大效。昔有人四十后病齿,大牙已脱三个,遇德州卢南石相国之弟传此方,用之动者复固,齿病遂除,即冬月食火锅并煎炒等物,牙缝里出疙瘩,用此末多擦一二次,旋即消减,真第一效验方也。若于三四岁即用之,无间断,可保至老不脱,永免牙患。有此神方,诸方可废矣。”

意思就是说,有一个人,四十多岁,牙齿就接二连三的出问题了。老话说的好:百物摄生,莫先固齿。牙齿是人生命力之体现,年纪轻轻,牙齿就已经开始脱落了,那你以后还怎么弄?

这人为此也苦恼不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一有缘人,传给他一张方子,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原本摇摇欲坠的牙齿变得坚固了。

后来有一次,这人因为吃了些肥甘厚腻的食物,导致牙缝里长了一个疙瘩,也是用这个药方涂抹治好的。陈修园对这个方子的评价很高,甚至毫不谦虚的说,“有此神方,诸方可废矣。”

固齿神方:大青盐、生石膏、补骨脂、花椒、白芷、防风、薄荷叶、旱莲草、细辛

这个方子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青盐、补骨脂、旱莲草,主要作用,补肾。

肾主骨生髓,骨和髓叫法虽不一样,但本质上是一回事。牙齿生长的过程,就是髓不断往外溢的过程。你看一个人浑身上下,除了骨头,最坚固的就是牙齿。所以牙齿不好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肾。

大青盐又叫戎盐,味咸,入肾。补骨脂,色黑,入肾。补骨脂还是种子药,中医讲诸子皆降,意思是种子的药性是往下走的,走到哪里去?走到肾中去。

旱莲草的茎叶揉碎后,会看到黑色的汁液流出来,好像墨汁一样。古人也常用它来乌发,头发也好,牙齿也好,都跟肾脏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防风、细辛、薄荷、石膏、花椒,去邪。

防风祛风,一个是防止外在的风进入体内,再一个所有风从外面进到体内,它都能把它赶出去。

石膏清热,很多人早上起床后一刷牙就流血,流出来的血又鲜红鲜红的,这是胃热,还有一些人口臭,也是胃热,热往上走把胃里面腐败的浊气带了上来,石膏可以把热邪从内而外透出去。

细辛祛寒,寒主收引,经常吃寒凉的东西,牙龈肉受刺激就容易往回收缩。细辛可以把潜伏的寒气发散出去。

花椒辛味很强,辛能散,既能散寒,又能散湿,还能止痛。牙痛了,老一辈人就让你把花椒放在疼痛的牙齿上,用上下牙咬住,含在嘴里。薄荷芳香化湿,还能清新口气。

第三部分,白芷。白芷色白,白芷的加入可以让牙齿看上去更加亮白,这在中医当中叫“以白通白”。这个固齿神方什么样的人可以用呢?基本上都可以用,如果你有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牙龈肿痛、出血,牙结石等等一系列牙齿问题,这个方子再合适不过了。但也要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38 阅读:3280
评论列表
  • 中医真好历害的神方。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们而且分不清医学医生医院.最喜欢拿医疗腐败来说(比如书虫)不知道西医是需要三期证明有效才可以上市。医学是只关注病因和治疗,而真正治病行为是医生.而医生和医院有啦利益然后才出现腐敗。药决定能否治病。药量更是决定病好的快慢.中医竞然还有认为药量如何来不重要(比如梦幻).回答不了药量如何。于是认为只要阻止別人提问就可以视而不见(比如绿茶).能把西医的粪便检验说成吃的(比如JOAD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