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江西南昌再现"钓鱼狂欢"——市民符先生与同伴在赣江钓获两条总重近百斤的鳡鱼后,将鱼悬挂车尾巡游市区两小时,引发公众对巨物垂钓文化及生态治理的热议。这场极具表演性质的"鳡鱼巡展"既延续了南昌特有的垂钓文化。
当晚18时许,符先生与同伴驾驶悬挂鳡鱼的车辆,专挑人流量密集区域巡游。据其描述,车队先后穿越紫荆夜市、红谷滩万达广场等商圈,最终在西湖区某菜市场完成分割。"车尾两条鱼加起来比车宽还长,鱼尾都快拖地了。"目击者拍摄视频显示,两条鳡鱼体长均超1.5米,鳃盖随车身颠簸开合,引来路人争相拍照。
这与2024年12月某男子单骑绕城5小时炫耀56斤鳡鱼的行为形成呼应。作为资深钓友,符先生此次双鳡同获实属罕见。分割现场,七八名参与者各携两三袋鱼肉归家,延续着"见者有份"的江湖传统。
鳡鱼作为顶级掠食者,单日可吞食自身体重80%的鱼类。此次捕获的近百斤巨鳡,理论上每年消耗鱼类超3吨。有专家指出,适度捕获成体鳡鱼有助于维持赣江鱼类种群平衡,但需警惕"巨物崇拜"引发的过度捕捞。
有资深交警表示,悬挂物品超出车体需备案,但现行法规对鱼类展示尚无明确规定。这与2024年"鳡鱼摩托秀"引发的交通安全讨论如出一辙——当时56斤鳡鱼横架电动车,鱼尾距地面仅20厘米。
据渔业部门监测显示,2025年赣江鳡鱼种群较2020年增长23%,但超过1米的成体占比下降至7%。如何平衡垂钓乐趣与生态可持续,成为"一江两岸"发展的重要命题。
夜幕下的南昌,霓虹灯与渔火交相辉映。这场持续两小时的"鳡鱼巡礼",既是现代都市人对江湖情怀的集体致敬,也为长江禁捕背景下的休闲渔业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