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与多家日系车企都有深度合资合作,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三菱等合资公司在华业务占据了广汽集团相当大的营收和利润比重。然而,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迅猛崛起,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电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车型,而日系品牌在纯电动领域的布局相对缓慢,导致这些原本在混动车型上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日系车企,在面对纯电动风潮时明显力不从心。曾经以可靠、省油著称的日系车,如今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吸引力逐渐下降,市场份额随之被竞争对手侵蚀。
对于高度依赖日系业务的广汽集团而言,合资板块盈利能力减弱成为不可忽视的风险。日系车在华销量的明显下滑,既反映了消费者偏好的转移,也暴露了日系品牌在技术、产品迭代速度上的弱势。随着自主品牌和海外新势力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广汽集团不得不面对其重要合资伙伴业务承压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广汽集团自身拥有广汽埃安(AION)这样的新能源品牌,但在智能电动车市场,新品牌、新车型层出不穷,竞争日益白热化,利润空间也遭到压缩。在合资品牌阵营中,广汽集团与丰田、本田、三菱等车企的产品线同样面临来自各方的降价压力,单车利润急剧下滑。为了保持市场份额,经销商库存和营销费用大幅增加,也进一步拉高了成本,挤压了盈利水平。
从更深层次来看,广汽集团的亏损不只是市场环境恶化所致,更折射出燃油车向电动化变革过程中的转型阵痛。虽然广汽埃安凭借不错的口碑和技术积累,在新能源车细分市场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广汽集团整体业务仍然相当依赖传统燃油车。当前燃油车市场在环保法规与行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下,盈利能力正面临下滑风险;而新能源业务需要持续、高额的研发和投入,短期内无法迅速填补燃油车利润萎缩的空缺。
除此之外,价格战也严重拖垮了厂商们的获利,之前广汽集团的总裁曾庆洪在论坛上指出,这种无底线的价格战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样的影响甚至裁员也止不住亏损,另外不仅仅是曾庆洪表达了对价格战的不满,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也指出,过度的价格竞争会削弱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他认为,企业应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而不是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
广汽亏损自然有自身的问题,但是价格战也是一个导致汽车厂商面临亏损的问题,以泰国为例价格战不仅仅让当地的汽车制造商还有零件供应商面临亏损,除此之外消费者也受价格战影响而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因此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