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相关渠道获悉,吉利银河全新旗舰电混轿车谍照曝光,新车或定位中大型轿车,将搭载雷神EM-P超级电混技术和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同时,还配备有激光雷达,支持高阶辅助驾驶,未来上市后将与比亚迪汉L展开竞争。
新车介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979d3800d28812f1f539cbfd2ba75c.jpg)
从谍照上看,这款新车虽然还披着厚厚的伪装,但那流线型的车身轮廓已经若隐若现了。前脸设计延续了吉利银河家族的经典元素,但看起来更加犀利动感。车身侧面线条流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5bc8f8f8b04277ceb4d09acfd5993d.jpg)
同时,车辆尾部带有“EM-P”标识,可见该全新车型将搭载雷神EM-P超级电混。此前雷神EM-P超级电混在领克08、领克09等车型上已经搭载,并且赢得了终端用户的青睐,此次则是雷神EM-P超级电混在吉利银河车型上的首搭。
此外,前风挡处的激光雷达配置,进一步强化了新车的高端定位,预示着其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将实现突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288ff3d0c85ebf35e57a798fc477c0.jpg)
内饰方面 并没有采用银河E8的一体式的带鱼屏,而是像银河星舰系列的独立的仪表屏和中控屏的内饰布局。而且车机方面应该是会搭载上魅族的FlymeAuto 车机系统,体验上应该是 会很不错的。
智能驾驶方面,车顶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的硬件组合,算力大概率上200TOPS。结合吉利收购魅族后的Flyme Auto系统,车机流畅度绝对碾压现有银河车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cf55ea9c85efbf539ac23950b34142.png)
动力方面有可能搭载由1.5T四缸发动机和三电动机(P1+P3+P4)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中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63马力,负责驱动 P1电机发电、直接驱动车辆或与P3电机并联驱动车辆,P3前驱动电机最大功率218马力,P4后驱动电动最大功率212马力,统综合功率593马力,系统综合扭矩905牛·米,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为4.6秒,亏电油耗6L/100km,综合续航超1400km。
不过底盘上并没有采用SEA的平台而是采用了GEA EVO的新能源平台,所以动力的布局上不是后驱为主的动力形式而是前驱为主的动力形式。
吉利银河现状
2023年2月16日,吉利宣布中高端新能源系列正式定名为“吉利银河”,同月23日,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及其首款产品首发。至今,吉利银河已经运作两年。而两年以来,吉利银河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中,销量规模也快速进入市场前列,成为行业的重要一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866361b3d1b79084762e01775b1a17.png)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17.66万辆,同比增长超32%。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88.8万辆,同比增长约92%。而作为吉利新能源的主力军,吉利银河2024年全年销量达到了49.4万辆,同比增长80%。
吉利银河热销的背后,离不开多个爆款车型的加持。2024年,吉利银河推出了四款新车,其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上市13天就交付破万。而吉利银河E5,作为一款A级纯电SUV,。截止去年12月,银河E5累计交付破7.7万辆,树立A级纯电SUV交付记录新标杆。A0级纯电小车吉利星愿,上市80天交付破5万。吉利银河E8,稳居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TOP5。此外,银河L7和银河L6,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3万辆,位居细分市场前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91bec61adca4f6275418aed3c386d8.jpg)
今年1月,吉利汽车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吉利银河销量达到9.3万辆。值得关注的是,吉利银河还将继续乘胜追击,银河L6 EM-i已经开启预售,焕新的银河L7 EM-i也箭在弦上,未来,吉利银河还将推出5款全新产品,包括两款SUV、3款轿车,每一款都是主流细分市场的核心产品。
而按照吉利银河现有的成绩,这些车也可能成为爆款。吉利银河提出的目标是在2025年达成100万年交付量,以吉利银河1月的销量成绩以及增速来看,这一目标几乎没有悬念。
可以看出,吉利银河此次新车的技术配置颇具诚意,尤其是雷神EM-P超级电混与激光雷达的组合,整体有着不少优势所在,有望成为吉利冲击高端市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