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骑士分享,不吹不黑聊摩托。
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其实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小排量车型更是如此。但很多用户可能并不了解它的内部构造。本期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话术,带你搞懂踏板车发动机的奥秘,让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一、基本构造:简单却巧妙
目前市面上的踏板车发动机主要以卧式单缸引擎为主,并内置有CVT无级变速系统。这种组合让它的体积比同排量的跨骑车发动机更大,但内部构造却更简单。
踏板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包括:
1.配气机构:负责控制进气和排气,主要包括凸轮轴、摇臂、进排气门、气门弹簧等。
2.曲柄连杆机构:简单来说就是连杆和曲轴的组合体。小排量发动机通常使用滚针轴承,而不是轴瓦。
3.活塞和缸体: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完成燃烧和动力输出。
4.时规链条和张紧器:能确保配气机构的正时同步运转。
二、核心数据:缸径和行程
当一款发动机的内部零件相似时,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就是核心数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缸径和行程。
缸径:指的是缸体的内径。你可以把缸体暂且想象成一个圆,缸径就是这个圆的直径。缸径越大,排量通常也越大。
行程:指的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运动距离。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两点一线”的距离,也就是活塞加连杆的长度。
有了缸径和行程,我们就可以用公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排量:
举个例子:某台发动机的缸径是52.4mm,行程是57.9mm,计算得出的排量就是124.74cc。为了方便称呼,这款车会被标注为125。
三、性能取向:调校决定性能
有了缸径和行程,我们只能大致判断发动机的性能范围。但实际的动力输出还取决于转速设定和配气机构的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这就引出了所谓的高转机和低转机,以及高压缩比、两气门和多气门的区别。
1. 转速设定
对于大多数小排量踏板车来说,高转速或高压缩比的设计并不常见,因为它们更注重耐久性和燃油经济性。所以,你看到的踏板车发动机基本上都是中低转速调校。
2.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设计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特性:
两气门发动机:低扭强劲,起步有力,会更适合城市通勤。
四气门发动机:后劲爆发力更强,更适合追求运动定位的车型,并能带来一定的提速快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进气门的直径和接触面积通常会大于排气门,因为吸气对于发动机来说更为关键。如果没有充足且持续的可燃混合气体吸入,发动机就会熄火;而废气稍微延迟排出,影响相对较小,还能进行二次燃烧。
有趣的是,除了常见的两气门和四气门设计,你还会偶尔遇到三气门或更稀缺的五气门布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气门越多,发动机就越好。气门数量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设计目标,而不是绝对的性能标准。
四、总结:组装简单,调校困难
组装一台踏板车发动机其实并不复杂,只要你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能搞定。但要想把它调校得出类拔萃,就没那么简单了。它会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技术的应用、配气机构的优化、转速设定的平衡、装配工艺和环境等。正因如此,同类发动机才会有三六九等之分。
最后,如果你对踏板车发动机还有更多疑问,或者想了解其他摩托车相关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们,带你了解更多摩托车相关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