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名鼎鼎的李兆基,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三年登榜《福布斯》华人首富、亚洲首富,2018年、2020年,上榜香港首富。被誉为,地产大亨、亚洲股神、香港巴菲特。
李兆基的4点致富心得,被广为传颂:一、刻苦耐劳、勤奋努力;二、经济未定,不宜早婚;三、要有第一桶金,以钱赚钱;四、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而事实上,当你搜罗众多成功企业家的致富口诀之后,很多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只不过因为出身不同、阅历不同,在描述秘诀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在自己奋斗的路上不再孤独,同时也多了一份信念加持。
我们先看第一点,“刻苦耐劳,勤奋努力”这几乎是所有成功者最基本的条件。李兆基谈到亲身经历时,往往拿当年做房地产买卖时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来举例,这恐怕是他最具挑战的一段时间了。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从事房地产买卖,对于李兆基来说属于“跨行”。众所周知,李兆基的父亲是经营黄金、汇兑、外币生意的,在李兆基6岁的时候,就被安排进商铺学习做生意了。15岁时,家里已经经营两间商铺了。
1948年,20岁的李兆基只身香港创业时,就是从汇兑与黄金生意开始做起的。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李兆基拥有丰富的经验,虽然只有20岁,已有14年的从业经验了。
要想在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专家,当代人非常笃信1万小时定律,20岁时的李兆基,显然在经验上已经完成了积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近日曾表示,“比起上大学,更重要的是在热爱的事情上投入两万小时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李兆基的生意始终在黄金、外汇领域的话,可能就对“刻苦耐劳,勤奋努力”理解不那么深刻了,因为经验积累在他年幼的时候已经完成了。
而当他换行房地产的时候,就不得不补足1万小时,或者是2万小时以上的努力了。

经济未定,不宜早婚。
这是说给创业者听的,如果是安稳打工、上班的人,就不必参考这个建议了。谈到这里,一个词汇可能需要纠正,大多数人往往将“成家立业”的“成家”当作结婚来理解。而实际上,这个“成家”还有成为领域里的“专家”的意思。
因为结婚之于立业,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成为领域里的专家,就与立业有很大关系了。在喜欢的领域里专注2万小时以上,是立业之本。
如果早点想要成为专家,立志就要趁早了,因为时间不等人的。比如,李兆基6岁就开始学经营生意,要比绝大多数人早了很多,这恐怕是他财商高的原因所在。

要赚第一桶金。
李兆基在诠释这一点时,引用了《大学》里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本钱厚,心就定,就能静,安然知进退,自然有所得。
足见,“刻苦耐劳,勤奋努力”也是有方法的,要向古人借智慧。要不然,这世界上那么多人在某些领域里努力何止2万小时,为啥没能脱颖而出,赚得一桶金呢?
我们熟悉的A股,如果只在交易日专注,1万个小时需要10年。方法不对的话,可能要走更长的弯路。更何况,很多人半途而废呢?

男怕入错行。
纵观李兆基一生所从事的领域,黄金、汇兑,房地产,股市投资,本质上来讲,只有房地产属于跨行,股市投资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本质上也跟从小父亲传授的金融知识有关。而房地产行业,是踩对了时代的风口。
李兆基的成功,同样逃不开我们时下讨论的两个投资主题:一个是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一个是关注行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