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如果你已经掉入以下两种社会价值排序,你的内心不可能变得强大!
一、社会价值排序,就是一种心理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任何社会都有一套根据金钱、权力、地位、出身、文凭、容貌、名气、荣誉等来划分一个人牛不牛叉,高不高档,并给大家排好高低不同的位置的评价标准。
比如:白领比民工高档,对民工有心理优势;而富人、老板在心理上,则又可以把白领踩在脚下——这在世俗眼里,似乎天经地义。比如: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几个等级,像什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之类。为了防止低贱种姓玷污高贵种姓的血统,前两个种姓绝不与后两个种姓通婚,并且还要在生活中保持种姓隔离。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待在同一个房间里。而且,高贵种姓们平时穿的衣服,低贱种姓们也是不能穿的。一个人的服饰应当清晰地反映出其所属的社会阶层。若高社会阶层的人士佩戴金链作为身份象征,而较低社会阶层的人试图模仿,就是在破坏种姓识别的政治社会环境,就是在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再比如:在亨利八世的英格兰时期,如果男人不能随时奉献一匹轻装马去为国王效命,其妻子是不允许戴丝绒女帽或金色项链的。在美国新英格兰的早期,如果丈夫没有一千美金以上的财产,妻子是不允许戴丝巾的。
这些以社会等级制、社会分工来对身份的歧视,似乎看起来与泥土、汗水混在一起的,与泥土、汗水距离越近的,从来都是低贱阶层,而高贵阶层们玩的不是生产劳动,而是治国打仗,读书管理这类玩意儿,即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就是赤裸裸的社会现实!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当他面临无法逆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时,他可能会采取一种心理防御策略,即接受现实,俗称“认命”。
此外,还有统治阶层或宗教大师出来忽悠,进一步加剧这一“认命”,将其提升至宗教的高度,赋予其神圣性或神秘性光环,宣扬人应当承受苦难,顺从命运的安排,以此作为在来世或天堂获得救赎的途径。
一个由外在评价主宰自我认同的人,实质上是一个遗失了真实自我的人,这个人不可能内心强大。从外部世界得到的那个“自我”只要进驻到一个人的心理结构,这个人就成了外部世界的傀儡,失去了防御打击的能力。
只要你屈服于社会价值排序,那么,在心理上就注定要过一种风雨飘摇的生活,并被自卑、焦虑、烦躁等情绪袭扰。
如果很不幸,你没有权,也没有钱,和别人相比,你排的位置比较低。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从外部世界中得到的强大的“自我”,那么你的内心脆弱就更是如此。
要变得心理强大,就必须打破这个社会价值排序,让心灵从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二、用身外之物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社会价值排序又一真相。人作为人是无法相互比较的,但身外之物却可以比较,于是,人们就用身外之物的比较来代替人的比较,这就是社会价值排序又一真相。
比如两个人,一个进了奢侈品牌店,一个进了街边小店,当你看到这一幕时,在脑海里会不会有这种感觉——进了奢侈品牌店人比进了街边小店的人高档?我们认为逛品牌店的人高档,仅仅是因为我们推测他有钱,从而屈服于金钱的力量吗?在我们的心理上,商品价格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排序,它转化成了购买它们的人之间的价值排序——商品不同价,人也就不同价了。
除了人所占有的东西,身外之物可以比一下,人本身能比吗?
虽然没人敢说在生命的意义上,一个亿万富翁的命就比一个乞丐的值钱?但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价值排序,把人与人之间区分成高档与低档这种现象?
比如:在一个聚会上,我们在介绍两个人认识时,一定会指着A告诉B,A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或是我们什么人。你发现没有,如果A没有名字,没有职业、身份,或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根本就无从界定A,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这样的A,就是一个神秘之物。所以,我们一定要界定一个人,把握他。那么用什么来界定一个人?就用他的存在属性,像性别、年龄、哪儿人、职业、身份、和谁的关系等等,就是存在属性。我们说,白岩松是央视的新闻评论员,姚明是一个球星。
尽管一个人的存在,真的不是他所占有的东西,但在心理上,我们就是认为,一个人就是他所占有的东西。社会价值排序的逻辑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是不能比较吗,就像一只钢笔和一个苹果一样?但是,人们就是把它们都折算成钱,然后比较它们哪一个值钱?
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价值排序这个游戏对强者是最有利的,如果占有那么多的钱和那么大的权力,居然在别人面前还无法觉得自己牛叉,不能狠狠地、合法地发泄一下践踏别人尊严的欲望,那还不郁闷得要死,生活又能找到多少意义?
但是,对于弱者来说,把自己真正的价值丢掉,参与这场游戏,注定了在心理上只能输掉。
三、如何摆脱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排序,让你在心灵上即获得了解放,并变得强大起来?欢迎关注我们,待粉丝过万更新剩余50%,或百度搜索百家号作者“遇见洞见”,点击专栏,提前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