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年初至今,美国科技公司掀起大规模的裁员潮,不断有企业发布裁员的消息,闹得全球科技业“人心惶惶”。
而在国内,裁员潮更是从前几年就开始了。
回望去年,许多中小型企业因为承担不起压力,纷纷宣布裁员甚至是破产,就连一些互联网大厂们也开始了连续不断的裁员。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提到了一组有关裁员的数据,着实令人震惊。
阿里巴巴大裁员
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阿里过去一年其裁员达19576人,约占阿里巴巴员工总数的8%。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在2022年一季度减少4375人、二季度减少9241人、三季度减少1797人、四季度减少4163人。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集团也公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本季度集团实现营收2477.6亿元,同比增长2%,小幅超过市场预期的2459 亿。
利润方面也延续了最近两三个季度的一贯作风——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市场真正关心的利润指标——剔股权和摊销费用后的利润达到了530亿,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的470亿。
其中,作为“第二增长引擎”的阿里云保持了稳健增长,第三季度营收达266.93亿元,经调整后EBITA利润为3.56亿元,同比增长166%,而这也是阿里云连续第9个季度盈利。
可以说,阿里的降本增效成功了,毕竟收入和利润都超出了市场平均预期。
而对于未来,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表示:“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我们继续提高运营效率和成本优化,从而实现了强劲的利润增长。”
如此看来,阿里的“成本优化”还会在未来继续进行。
“去肥增瘦”成效显著
事实上,从去年3月份起,就不断有消息称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会进行大裁员,甚至一度冲上热搜。除此之外,被曝裁员的还有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美团、滴滴、小红书、知乎等互联网公司。
“降本增效”战略下,大厂们纷纷通过裁员、调整组织架构、关停边缘业务等措施压缩优化经营成本,而对具有增长潜力、能够与核心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的相关部门加大了资源投入。
可以看到,过去拼流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互联网行业发展正从成长期步入成熟期,“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主旋律,而企业们也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发展。
从过往数据来看,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都在不断加码研发投入。
2019年至今,腾讯研发投入已累计达1667亿元,去年11月,腾讯又宣布将在10年内投入100亿元,发起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支持科研创新;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全栈布局,10年间投入高达1000亿元。
巨大的科研投入下,也取得了不俗的结果。就拿腾讯来说,2019 年至今,腾讯在研发上已累计投入接近 1700 亿元,逐步建立起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芯片、SaaS等在内的完整自研体系。
此外,腾讯还结合多年来在基础软硬件方面的积累,打造了自研芯片、自研星星海服务器、腾讯操作系统TencentOS、自研数据库TDSQL等底层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对于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乃至全球来说,大厂们需要做的,依旧是节衣缩食,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并寻找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