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县城的千年古寺,不仅有我国现存唐代古塔孤例,更有宋塑菩萨之冠

予茶说 2025-01-07 09:23:06

东依太行山脉,西枕太岳山脉,在山西的东南部有一座小县城,五千年前,炎帝便在此教名农耕,这就是长子县。

长子县的名字是以尧王的儿子命名的。尧王将大儿子丹朱封于此地,丹朱在此筑城而居,故而得名“长子”。

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设长子县,属上党郡,且郡治就设在长子,足见其当时的重要地位。

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给这座小城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存,而这其中较为知名的便是法兴寺。

法兴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神鼎元年,初名慈林寺,历经多个朝代的修缮和扩建。

从建筑布局来看,沿中轴线分布山门、舍利塔、燃灯塔、圆觉殿和菩萨殿,两厢是关公殿、伽兰殿和碑廊,具有显著的唐代特征。

其中,宋代彩塑、唐石舍利塔以及燃灯塔被誉为法兴寺“三绝”。

▲舍利塔

沿着中轴线前行,映入眼帘是一座建于唐咸亨四年(673 年)的古塔,这便是法兴寺的第一绝——舍利塔。

舍利塔又称石殿,通体用砂石板构造,平面呈回字正方形,整个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既有塔的高耸挺拔,又有殿的沉稳庄重,在我国现存唐代古塔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塔檐叠出三层,四角攒尖宝珠顶,内部构成四方藻井。下层内槽可绕行参观,四壁有壁画,虽历经岁月却仍能透出往昔的绚丽。

▲燃灯塔

紧邻舍利塔之后的是一座通体青石构建的小巧石塔,这便是法兴寺的第二绝——燃灯塔,也叫长明灯、灯幢,诞生于唐大历八年(773 年)。

燃灯塔有两层基座,下层的是叠涩束腰式基座,底盘周围雕刻有跑兽,壶门内雕有伎乐天。

上层是圆形仰覆莲瓣,上雕四门空心八角灯亭。

国内现存唐代石灯塔仅有三个,但这座造型最精巧、雕刻最精细、保存最完整。据说点燃佛灯,无论天刮东南西北风,佛灯永不熄灭。

▲圆觉殿

沿着中轴线继续走,便是法兴寺的核心建筑之一——圆觉殿。这座建于宋元丰四年(1081 年)的殿宇,是当地同类形制的木构建筑中体量最大的。

法兴寺的第三绝——宋代塑便位于殿内。殿内宽大的佛坛上现存19尊彩塑,其中十二圆觉菩萨像,造型俊美,工艺极精,被称为 “宋塑菩萨之冠”。

▲十二圆觉菩萨像

这些彩塑有着近似的女性相貌,同一风格的妆容、服饰,倚坐在束腰坛座之上,赤足踏莲蒂,姿态优雅,神情悠然,发丝细密清晰,衣纹起伏流畅,质感仿若触手可及。

但每一尊举手投足各异,或低眉沉思,或浅笑含情,或目光慈悲,整组彩塑既有唐塑自信大方之念,更兼宋塑内敛严谨之形。

法兴寺,实在是一处看点颇多的古建筑,历经风雨洗礼,依然傲然挺立,成为了建筑史上不朽的丰碑。

漫步在法兴寺,仿佛穿越时空,从唐代的雄浑大气到宋代的细腻婉约,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让人沉浸其中。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