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5月28日那天,黑龙江将军奕山一夜都没睡着觉,整个人还没缓过神来,就用哆哆嗦嗦的右手在《瑷珲条约》上签了字。俄国的穆拉维约夫可高兴坏了,他没费一兵一卒就拿到了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可把俄国历代沙皇想干的事儿给办成了。这消息传到北京,年轻的咸丰帝气得不行,坚决不认《瑷珲条约》,还把奕山的官给撤了。但奇怪的是,过了两年,清朝咋就承认《瑷珲条约》了?
1855年的时候,在新疆待着的伊犁将军奕山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他去东北当黑龙江将军。为啥?原来,前一年俄国的武装船队根本不管清朝答不答应,硬是在黑龙江里头航行,还打算把“黑龙江松花江左岸以及海口”占为己有。咸丰帝寻思着奕山在新疆的时候老是跟俄国人有往来,应该挺有“外交”经验的,就派他去东北处理这事儿了。
可咸丰帝看走眼。奕山这人虽是宗室出身,却是个纨绔子弟。鸦片战争的时候,他吓得六神无主,就知道给英军赔钱求和。等他当上黑龙江将军了,还是用那种妥协的办法,让手下人“随机应变,可别惹出事儿来”。1858年和俄国谈判的时候,奕山都“可怜巴巴地乞求”了。签字前一天夜里,穆拉维约夫让人放枪炮,胆都吓破的奕山就只能在条约上签字了。
在勘界谈判还没开始的时候,咸丰帝的态度那叫一个明确。他觉得俄国人提的要求“实在是没道理”,“绝对不能轻易答应”,还宣称“咱大清朝的领土,一寸一毫都不能让给别人”。条约刚签的时候,咸丰帝被奕山给“骗”了。没过多久,清朝朝廷就发觉这事儿严重了。咸丰帝这边把奕山的官职给撤了,那边又让肃顺去北京跟俄国公使谈判。
1859年的时候,俄国的代表伊格那提耶夫来到北京了,让清朝承认《瑷珲条约》。肃顺这人也是宗室出身,不过他可比奕山厉害多了,和俄国代表那可是激烈地辩论起来了。肃顺觉得奕山就只是黑龙江将军,“既没有全权证书,又没有正式的印章”,根本没权力去签条约。肃顺把《瑷珲条约》的文本往桌子上一扔,对伊格那提耶夫讲:“这就是一张废纸,啥意义都没有!”
伊格那提耶夫气得不行,可又没啥办法,只能要求清朝把肃顺换掉,再派个代表来谈判。1860年5月的时候,伊格那提耶夫灰头土脸地离开北京去了上海。后来,伊格那提耶夫借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在英法联军和清朝之间来回穿梭,他给英法联军出主意,提供北京的情报,还向清朝说愿意“调停”。
1860年10月的时候,英法联军打到北京了。咸丰帝吓得赶紧逃往承德,让他六弟恭亲王奕訢留下来处理后面的事儿。这时候,伊格那提耶夫又冒出来了。他跟奕訢说,自己想做个调停人,不过有个条件,就是清朝得答应他去年提的一堆条件,这里面就有承认《瑷珲条约》这一项。当时清朝就像被吓破胆的鸟一样,直接就答应了俄国人的要求。然后双方就这么签了中俄《北京条约》,清朝又有一大片领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