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如此伟大,为什么没有人“反汉复秦”?

二楼象女士 2024-11-23 17:12:48

一个奋六世之余烈,荡平九州,总齐八荒的秦朝,在二世而亡后,居然没有一个民众留恋它。哪怕是清朝这种外族来的统治者,在其灭亡后,仍有一大批遗老遗少为复辟而奔走呼号,甚至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留恋清朝,歌颂清朝。

秦朝,一个如此“牛班”一时的大帝国,如果不是那段荡气回肠的秦末农民战争,甚至秦朝的存在感都不如唐宋时期的一个小藩镇割据。

奇怪不,史书上一个怀念的标点符号也没有。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那场“牛班轰轰”的商鞅变法。

细节不再重复,举三个与商鞅有关的故事。

第一、诱杀魏昂

商鞅是魏国人,因为魏国不重用他,投靠到秦国,一不留神混大了。秦魏战争爆发后,商鞅亲自率兵去攻打家乡。魏国带兵的是公子昂,商鞅跟公子昂是故交,当年商鞅不得志时,公子昂对他十分照顾。双方碰面后,商鞅先生毒计,以叙旧的方式邀请公子昂见面聊天。公子昂没有多想,带着随从来到秦军地盘赴宴。到那以后直接傻眼,等待他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刀斧手。公子昂稀里糊涂被商鞅骗杀。

这件事在秦国产生一个极大的负面影响,让秦国人明白了一条生存之道,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仁义、信誉、朋友……没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

第二、南门徙木

有人把商鞅“南门徙木”说成是变法的号角。那纯粹是非蠢即坏的别有用心。一根木头从南门抗到北门,奖励五十金。这事表面看是在给朝廷树立威信。朝廷有那闲工夫陪你玩这个?实际上,商鞅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秦国人,不管朝廷做出什么样的荒唐事,只要是朝廷做的,你们信就对了。

信,不一定有好果子吃;不信,一定没有好果子吃。这明显是在赤裸裸的威胁民众,谁要是不服的话,朝廷有一百种办法弄死你。

第三、焚书坑儒

自古变法,肯定会有人不满,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人人满意的变法措施。商鞅为了探听读书人对他变法的看法,把一些“博士”召集起来,让他们自由发表对变法的看法。道家是无为而治,人家闭口不谈,儒家则不同,儒家本身是倡导恢复周礼的,面对商鞅的种种手段,自然是满腹牢骚。

儒生一顿发表意见后,商鞅直接下令,把儒生全部挖坑埋了,把儒家的书籍全部没收烧了。以后谁要在看儒家的东西,格杀勿论。

我们把三件事连起来看。第一件事是统一军队的思想,第二件事统一民众的思想,第三件事是统一知识分子的思想。商鞅变法,可以用“不择手段”来评价。

尽管对秦国的崛起非常实用,但也带坏了秦国的风气,整个社会的道德、仁义、信用全部灰飞烟灭。

这不是在黑商鞅。他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

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

翻译过来,是说用善良的手段治理民众,必然天下大乱。用奸诈的手段治理民众,必然国家强大。再加上他发明的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驭民五术。

这种强大的反噬也是非常致命的。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不再是一个有人情味儿的国家,而是一部帝国机器。所有人都是这部战争机器上的零部件。

苛捐杂税下,民众无法挣扎,只能麻木地活着。这样的帝国对外征战再强大,若是瓦解,会有人怀念吗?

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说的正是这样的道理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