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一共有四个嫡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不过,三子李玄霸在1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唐朝建立后,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封为太子,开始更多地留守长安协助李渊处理政务,而比他年幼十岁的二弟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负责领兵,不断在外征战,为大唐开疆拓土。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野心也不断膨胀,开始觊觎太子之位。于是,这对亲兄弟就开始渐行渐远了。
李建成身为太子、国家未来的储君,而且协助李渊处理日常政务,身边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大量的文臣谋士为他效力,比如大家熟知的以善于给唐太宗提意见著称的魏征、后来成为初唐名相的王珪,还有四弟李元吉也支持他。
电视剧《秦王李世民》中的李建成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建成为人昏庸无能、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一听这描述就觉得他不是个好人,也没什么才干,只是凭借嫡长子的身份才获得了太子之位。
而且受不少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对李建成的印象是贪恋酒色、嫉贤妒能,他担心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最终会取代自己,于是开始不断打压李世民,最终李世民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求自保,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但是,李建成在历史上真实的形象却并非如此。从《大唐创业起居注》来看,从太原起兵到李渊建唐称帝,李建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建立的功劳,并不比李世民差。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录了隋末李渊自起兵直到占领长安、正式建唐称帝为止的历史,作者温大雅是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因此这些记录还是很有价值的。
而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录入唐朝的史料时,就曾怀疑关于李建成的史料的真实性,认为有可能是李世民夺权后篡改了史料、对李建成进行了污蔑。
近现代的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考证后认为,唐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时,李建成与李世民就各领一支军队,四处征战,等李建成当了太子后,他所任用的官员,如王珪、魏征,后来都成了辅佐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的名臣,因此可知,李建成也是一个很有才智的人,并非昏庸无能。
李建成在朝中有不少人的支持,李世民也不差。李世民征战多年,得封“天策上将”,手下也有大批文臣武将的拥护,像我们熟知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秦叔宝、尉迟敬德等等。
唐太宗李世民
于是在朝廷里渐渐分成了两派——太子派和秦王派,这两大集团一直明争暗斗。
形式发展到这种地步,这就已经不只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这对亲兄弟之间的争斗了,而是两个集团、许多个手握重权之人的身家性命之斗。他们很清楚:任何一方掌权,自己这方都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即使这对亲兄弟不想斗、想停下来,他们手下人也不会允许,因此只能一直斗下去,而且必须要分出个胜负。
其实玄武门之变只是太子派和秦王派冲突的最极端、也是最后的争斗的体现,而早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双方就已经开始了明争暗斗,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文干事件。
这是一个什么事儿呢?《新唐书》对杨文干事件的记载是这样的:太子李建成屡次谋害秦王李世民不成,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在大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他趁唐高祖李渊带着李世民去仁智宫避暑的机会,勾结自己的死党——庆州都督杨文干,让杨文干为自己招募精锐士兵,阴谋发动政变,企图夺取皇位。
结果,负责运送盔甲给杨文干的太子的下属在极端恐惧之下,主动向李渊报告了此事,李渊赶忙召李建成觐见。见阴谋败露,李建成只能前来认错,而李渊将他关了起来。与此同时,李渊也派遣使者宇文颖下诏给杨文干,召其觐见对质。
杨文干见事情败露,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兵变。为了平息叛乱,李渊承诺,只要李世民平息了叛乱,就封他为太子。后来,杨文干兵败被杀。可是,在太子的亲信的蒙蔽与劝说之下,昏庸的李渊宽恕了李建成,同时也没有按照之前的承诺把太子之位给予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
《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但是,一些学者通过深入研读和分析大量史料之后,发现此次谋反事件有很多的疑点:首先,如果李建成确实想谋反,事情败露后,他为什么非要跑到李渊那里去认错呢?这不是找死吗?他为什么不马上发动政变,这样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第二,杨文干为什么要突然造反?早不反,晚不反,偏偏是太子去李渊面前辩解自己绝对没有和杨文干勾结,意图谋反,然后皇帝召杨文干前来,想询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的时候,他突然造反了,这摆明了是告诉别人自己就是和太子勾结了,就是想要造反。
而且他这样做会害死太子,让太子百口莫辩,没有的事儿也成了有的了。杨文干之前是李建成的东宫护卫,和李建成关系非常好,他应该没理由要害李建成。
第三,李建成让杨文干为自己招募精锐士兵充当卫士,以及他送杨文干盔甲这两件事,并不足以成为他谋反的证据。
李建成是太子,他有权选拔一些精锐士兵充当自己的卫士。而李建成送几副盔甲给杨文干,这种行为虽然不合乎法律,但是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尤其是不至于上升到阴谋反叛的高度,况且他只是送了几副盔甲,不是运送成千上万副盔甲,如果是为了造反,几副盔甲够什么用呢?
第四,李建成是太子、是大唐王朝未来的储君、是唯一的皇位合法继承人,李渊当时已经58岁了,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计算,估计他没几年活头儿了,皇位早晚都是李建成的,他为什么要靠造反夺权?说不通呀。
如果是因为担心李渊把太子之位给予李世民,怕自己地位不保,所以想先下手为强的话,但是最起码当时的形势还没到这种非要靠造反的地步,因为当时李渊还是很信任李建成的,并没有表露出要换太子的意图。
而且如果李建成特别担心的话,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先对付李世民,如果发现实在是对付不了,然后再想办法把李渊、李世民一锅儿端,而不是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直接造反。
最后,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过错,而且还在平叛杨文干造反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渊应该对李世民和秦王派加以封赏,最起码是不会处罚。
可是,在杨文干事件最后的处理当中,不仅太子派的人王珪、韦挺被罚了,连秦王派重要的谋士杜淹也被流放了。可以说,最后,李渊对秦王派和太子派各打了五十大板,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只是因为李渊昏庸无能、听信了谗言吗?
种种的疑点不得不让人起疑,杨文干事件是否另有隐情,因此,一些学者根据史书中的蛛丝马迹,做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想,认为杨文干事件的真实面目可能是这样的:
李建成让自己的亲信庆州都督杨文干为自己挑选一些素质较高、体能较好的士兵做东宫的卫士,并且派出下属要送几副精致的盔甲给杨文干,以表达感谢和慰问。
结果这件事被李世民知道了,他和他的手下的谋士们顿时感到这是个扳倒太子党的绝好机会,于是秦王派收买了运送盔甲的太子的下属,让他们去李渊面前告了李建成一状,说太子想要勾结杨文干谋反。
这件事传到了李建成的耳中,他当时就慌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要谋反的想法和举动。为了表示清白,在李渊召他觐见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去了,并且主动认错,说自己虽有私运甲胄之罪,但是绝无谋反之心。
这时李渊也有些怀疑,认为太子可能是被冤枉的,于是他派遣宇文颖召杨文干前来对质。而宇文颖很有可能被李世民收买了,李世民让宇文颖到庆州后想办法让杨文干举兵反叛,从而彻底坐实太子的谋反之罪。
宇文颖到了庆州之后,花言巧语、百般怂恿杨文干发动兵变,说这样做是要救出太子,于是杨文干就举兵造反了。
杨文干造反后,李渊派遣李世民率军平叛,并承诺事成之后封他为太子,而在此期间,李建成的亲信向李渊分析了种种情况,说太子绝不可能谋反,李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后,对此事也有所怀疑。
李渊认为李建成很可能是被李世民陷害的,但是自己也找不到任何直接有力的证据。后来李世民平定叛乱后,李渊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还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既惩罚了太子派的人,也惩罚了秦王派的人。
如果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前面的那些疑问就会被打消,而且逻辑也会顺畅很多。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这个毕竟是这些学者的推测,虽然是根据史料进行的合理推测,但是也只是推测,而不是事实本身。
因为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也没有相关的考古发现,所以杨文干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就目前为止,还并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杨文干事件之后,太子派与秦王派的关系更加势同水火,双方的争斗也更加激烈,这件事激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得二者的关系公开破裂,也加快了除掉对手的步伐。
太子派开始主动出击,而打击的重点突破口就在李世民身边的文臣武将身上。李世民的实力为什么那么强?其实靠的就是手底下的这些牛人,如果除掉了这些人,李世民就会成为孤家寡人,不足为惧。
太子派会如何除掉这些人?秦王派又是怎样反击的?以及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又是怎么发展的呢?我们下篇文章再讲。
欢迎大家关注我,及时阅读我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