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到1918年,持续了四年之久,范围波及亚欧非三大洲,最终造成了1000多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受伤,30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对当时的人们,还是现在的人来说,可以说在心灵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不过呢,在战争开始之前以及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交战双方都是希望能够速战速决的,而且都是觉得能够很快就可以把对方打趴下,然后结束战争。当时有不少的军事观察家认为在1914年的圣诞节之前就可以结束战争,也就是打几个月就可以了。
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战争足足打了四年,远远超出了双方的估计。那为什么双方本来想速战速决、只打几个月时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却发展成了持久战,打了四年?
这就要先说到一战前的一个情况,早在一战开始之前,欧洲就已经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这两个军事集团知道双方必有一战,所以早在正式战争爆发前,双方就已经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制定作战计划了,尤其是双方最主要的交战国——法国和德国。
咱们先说法国,法国制定的作战计划叫做“第17号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就是:法国沿着法德边境,依靠着阿尔卑斯山,修建一条坚固的混凝土堡垒防线,易守难攻,并且在防线的中间一段,还故意留了个小缺口,希望诱使德国人从这里进攻,然后关门打狗,迅速击败德国。
而德国人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是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计划”,因为这个计划是当时的德国陆军元帅、总参谋长(这个职位相当于三军统帅,是德国军界最重要的职位)施里芬制定的,因此而得名。这个计划的一个很不寻常之处就在于,这是一个与法国、俄国同时交战的作战计划。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1833-1913)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欧洲地图就知道,德国地处欧洲中北部,东西各有一个强大的邻居:俄国和法国,所以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就是:不要同时和俄国法国为敌,从而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但是施里芬觉得呢,两线作战其实没什么,之前之所以不让东西两线作战,其实本质上是担心,一旦这样做的话,德国会因为树敌过多、兵力分散而战败。但是如果德国可以在开战后,先击败一方,再击败另一方,其实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设想在现实中有实现的可能性吗?施里芬认为是有的,因为俄国领土太大而且军事动员效率低,光动员军队就需要至少6个星期的时间,而德国工业实力强大、铁路网发达,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先西进,迅速打败法国,然后再掉头向东全力对付俄国,这样还是稳操胜券的。说白了,就是利用时间差。
那如何迅速击败法国呢?施里芬认为必须要出其不意,不与法军正面交锋,而是绕过法军的主力防线(就是之前咱们说的法国在第17号计划中,在法德边境修建的堡垒防线),直插巴黎。
可以说,施里芬计划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大胆构想。不过这个计划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国要想绕过法国在法德边境修建的防线,就只能借道比利时。但是如果比利时不肯把道“借”给德国怎么办?
这在施里芬看来并不是问题——肯借最好,不肯借就来硬的,反正以德国的实力,对付比利时根本就不在话下。比利时和德国相比,就像是一个幼儿园小孩和一个人高马大的成年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如果德国被迫采取强硬的手段借道比利时,就会存在一个风险,那就是比利时的背后站着英国。因为比利时的地理位置,正是欧洲大陆通向英国的跳板,所以对英国来说,这个地方最好是一个中立的小国,而不能被任何欧洲强国所控制。
因此早在18世纪初期的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就一直努力推动比利时的独立和中立,德国如果想通过入侵比利时而进攻法国的话,英国很有可能会出兵干涉。
这一点法国人当然也明白,法国人相信德国人不敢把英国扯进来,因此在比利时和法国的边境上,法国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布防。甚至当施里芬计划被间谍窃取,拿给法国人看之后,法国方面都不相信,认定这肯定是假情报。
施里芬就抓住了法国人的这种心态,准备出其不意地进攻法国,而且他决定赌一把,认为英国人不敢插手,当然我也不太清楚,是谁给了施里芬这样的自信,认为英国人不敢插手,我没查到相关资料。或者说施里芬可能本身就是想赌一把看看,因为战争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要是什么都百分百确定才敢出手的话,那么这仗就没法儿打了。
通过德国与法国的作战计划,你能看出来,双方的作战计划虽然不同,但是双方都想速战速决,迅速击败对方,因为一旦要是打起持久战,就会迅速消耗国力、胜负将难以预料。
《孙子兵法》里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就是: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孙子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交战双方一旦陷入一城一地的拉锯的话,战争就会旷日持久,而这对于国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说白了,打仗打的不就是钱吗?粮草、武器、士兵,哪一样不需要花钱呢?
当初日本侵略中国也是讲究速战速决的,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就是因为知道持久战对日本是很不利的,但是持久战对中国有好处,所以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战,蒋介石也认为要“以空间换时间”。我知道我打不过你,也没办法把你赶出中国,但是我地盘大、战略纵深大,我就是要打、就是不投降,我要拖着,拖到你精疲力竭,拖到美苏参战,我就赢了。
现在话说回来,德国和法国的作战计划虽然制定的都很完美,但是现实却并没有按照双方的计划发展,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战争一开始就照着脱离双方作战计划的路上一路狂奔去了。
先说德国,德国的施里芬计划堪称细致入微,细致到什么地步呢?不仅估算到了运兵的火车有多少车厢,甚至对于有多少火车轮子、将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桥梁都规定好了。德国人在计划的细节、精确方面真是名不虚传。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书的时候曾看到过,说德国人的厨房跟化学实验室似的,德国人向中国人学习做菜,你也知道咱们中国人做菜放多少盐、多少酱油,都是讲究一个感觉、经验,所以用的词都是少量、少许这些不精确的词。
但是德国人就受不了啊,要求中国人必须告诉他一个精确的数字,少量是多少克,少许是多少毫升,然后他们做菜时用天平、试管测出相应数量的佐料,放进菜里面去。最后做出来的菜,那肯定很难吃嘛。
之前咱们说了施里芬计划的两个关键:第一,集中主力打西线,不要管东边的俄国怎么折腾,就打法国,打败法国后再打俄国;第二,打法国的时候,集中主力打右翼,就是比利时这边,不要管法国是从什么方向回击,德军必须集中兵力从右翼进攻法国。这个有点像,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对付明军的策略,“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对于这两个“集中主力”,施里芬是这么划分兵力的,西线和东线的兵力分配是7:1,再具体到西线的兵力配比,右翼和左翼也是7:1。所以这个时候,德国其他战线的兵力其实是非常薄弱的,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右翼进攻的速度和力度,右翼必须要以极快的速度进攻法国,攻陷巴黎,要不然,这个计划就成功不了。
那如果这个时候法国的军队也突入德国境内了,那么德军怎么办呢?施里芬计划要求,德军不要掉头回防,不要分散兵力,而是赶上去抄法军的后路,这样的话,法军后路被截断,首都也沦陷了,那么这场战争就赢了。
你听着这个计划是不是感觉特别美好,很让人心动,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了,但是有一点大家要知道,德国制定的这个计划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在德国攻打法国的时候,俄国来不及反应,只有这样,德军才可能做到“集中主力”。前面咱们说过了,德国之所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俄国领土太大而且军事动员效率低,动员军队需要至少6个星期的时间。
然而战争一开打后,俄国人这回的效率出乎德国的意料:俄国在法国的一再催促下,决定提前发起对德国的进攻,德国以为俄国至少需要6周的时间才可以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实际上俄国这次只用了2周,而且还不是等全部部队集结完毕,而是有多少兵力我就投入多少兵力,大力进攻。
这个时候,德国慌了,因为整个东线德国就放了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根本就不是俄国人的对手,俄国如果一旦攻进德国首都柏林,把皇帝俘虏了,那么德军在西线取得再大的胜利,又有什么价值呢?于是当时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被迫从西线抽出3个完整的兵团支援东线,这就打破了第一个“集中兵力”。
从西线抽调部队,德国在西线的兵力减少,在西线负责牵制法军的德国左翼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小毛奇又不得不分出主攻巴黎的右翼的兵力增援左翼,这就打破了第二个“集中兵力”。到了这一地步,基本上可以说施里芬计划失败了。
而德军右翼在与法国交战的时候,也遇到了比想象中还要顽强的抵抗。首先,英国参战了。
德国在向比利时借道时,比利时不同意借给它,结果德国在1914年8月4日入侵比利时,第二天英国就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向德国宣战。
德国突破比利时后攻入法国境内,从8月21到25日,德法两军主力在比法边境展开激烈战斗,结果是德军取胜,法军主力被迫全线撤退,德军乘胜追击,这样法国制定的“第17号计划”也破产了。
不过法国虽然撤退了,却没有全面崩溃,由于此时英国向德国宣战,英国还支援了法国10万军队,在撤退的途中,英法联军且战且退,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巴黎附近的马恩河。
按照施里芬计划,德军应该直接插进巴黎,而不是追着战败的英法联军到处走,但是随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军的目的由拿下巴黎,变为了要消灭英法联军的有生力量,于是英法德三国在此打响了第一次马恩河战役。
这场战役前后经历了6天,从9月4日持续到10日,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守,直到双方都筋疲力竭了,也没有能力把对方完全击垮。最后德军统帅小毛奇被迫下令全线停止进攻,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就以德军的撤退而结束了,双方的伤亡人数超过了40万。
至此,双方着眼于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都破产了,德国只能继续进攻,英、法也只能继续抵抗着,双方谁都没有力量迅速打倒对方,但也不甘心就此罢手,于是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和消耗战,这一打就打了四年。
通过这件事情你就能看出来,像战争这种瞬息万变、高度不确定的东西,你很难用一个所谓的作战计划把它给框定下来,一旦打起来很多事情都会脱离你的掌控,都会按照你所设想的相反的方向去发展。而一战中德国与法国作战计划的制定与最终的实施结果,我们也能深深地理解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