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侮辱式体罚3名工人,将其吊在门口示众,网友:支持工地做法

回溯档案 2025-03-15 12:47:38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前言 —●

在如今这个年代,竟然还会出现“公开处刑”这样侮辱人格的做法,而且做出这件事的单位,竟然只是一家工地。

近期,在四川省宜宾市一处建筑工地的大门口,上演了极其荒诞的一幕,3名工人被工地领导用绳子吊在了大门口示众。

可当得知事情原委后,律师却与网友们产生了争议,律师觉得工地的做法侮辱人格尊严,是违法行为,可网友却认为工地方面做得对。

这3名工人到底犯下了什么大错,竟会被领导“公开处刑”?

●— 被吊起来的三名工人 —●

今年3月9日,宜宾市三江新区的一名居民在路过某处建筑工地时,看到了极为滑稽的一幕。

只见三名头戴蓝色安全帽的施工人员,被用绳索吊在了工地大门口,从这三名工人身上看不出一点反抗的迹象,他们如同犯错的孩子,低着头任凭被吊起示众。

这样的情景在如今极为罕见,网友觉得挺有意思,便将这段画面拍摄下来,并在不久后发布到短视频平台。

视频发布没多长时间,这条内容就被冲到了热榜,正常人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觉得这是黑心老板在刁难工人,谁家好老板会把自己的员工吊起来示众?

随着视频热度的不断上升,各大官媒也争相转载报道,为了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部分媒体工作人员与涉事工地方取得了联系。

3月11日下午,工地方面的工作人员出面做出了回应,承认将3名工人吊起确实是在惩罚他们,但将这3名工人“公开处刑”的出发点,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工人们好。

工地方面对此表示,在事发当天,这三名工人在进行危险作业时没有按照规定系安全带,为了能让他们长长记性,同时也希望能以此警示其他工人,这才将他们吊在了大门口示众。

听完工地方面的解释,绝大部分网民都能理解工地领导的做法,甚至还有网友给这样的做法点赞。

大家普遍认为,高空作业本身就具备危险性,出现一个失误就可能导致丧命,必须要用特殊手段让犯错工人终身难忘,“公开处刑”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且从评论区可以看出,工人在从事危险作业时不系安全绳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如果只是口头提醒,不管跟他们说多少次都起不到作用。

一位从事木工的网友对此感同身受,他遇到过一些老师傅觉得自己有经验,就随着个人的性子为所欲为,完全不把自己的人身安全当回事。

●— 律师:工地涉嫌违法 —●

从以上这些评论来看,网民们基本都站在了工地这一阵营,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为了让工人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出这种手段算不上过分,

可即便网友们赞同工地的惩罚方式,律师却公开唱起了反调,针对这起事件,北京市某位律师称,工地以这种方式警示工人是违法行为。

可能是为了让更多人的赞同自己的观点,这名律师还搬出了法律,大致意思就是公民的人权、自由、人格尊严不容受到侵害。

根据这名律师的说法,工地方面的做法有着极大的羞辱性,已经对工人们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造成了侵犯,工地方面应消除影响,恢复工人名誉,并对受害方赔礼道歉。

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律师,还有一名来自陕西省的律师也赞同他的说法,认为这种惩罚方式无疑是对员工的人格侮辱,应当叫停和制止。

不可否认,律师所讲出的观点确有理有据,哪怕员工犯下了天大的错误,单位也无权用类似手段对员工“公开处刑”。

可即便工地方面的行为涉嫌违法,从视频画面中来看,那三名被吊起来的工人看起来情绪稳定,并没有太大的不满,被惩罚工人没多说什么,网友们觉得惩罚方式合理,怎么一到律师那里就不行了?

工地方面的做法确实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可这里想反问一下律师,对于那些不把安全当回事还屡教不改的工人,除了用极端方式让他们长记性,律师能否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 冲突 —●

很多情况下,工人未按照规范采取安全措施进行作业,工地方面的做法要不然是口头提醒,亦或者是罚款,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并非能对所有人起到效果。

一些工人在进行作业时讨厌安全绳那种束缚感,为了图方便索性不做安全措施,可一旦要是出了事故,受到伤害的是工人自己,而工地方面也避不开严重的处罚。

三番五次提醒、罚款起不到效果,出了重大安全事故会受到严重处罚,用极端手段惩罚想让工人长记性又被说成违法,那请问到底该怎么做才行?

只知道一味的批判,不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此等行为无异于“光说不练”,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法律大于一切,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如果法律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冲突,应该想方设法解决这种冲突,给出一个既不触犯法律,同时又能最大程度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才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当然了,律师也只是在尽到自己的职责,不能因此说他们不通人情,这起事件中真正导火索,是那些没有系安全绳的工人。

由于安全绳将施工人员与一处固定的点进行连接,所以大大限制了工人在作业区域内的活动范围,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部分工人对安全绳又抵触情绪。

那些不系安全绳的工人总是觉得自己命大,认为危险不会找上自己,殊不知只要失误一次,轻则伤残,重则丧命,连重来一次的机会都没有。

●— 小结 —●

不仅仅只是参加高空作业的工人,其他领域也有类似不注重自身安全的人,比如说电工师傅不戴手套作业,以及骑行不佩戴头盔的人。

就拿不佩戴头盔举例,对于那些未佩戴头盔之人,交警起初会采用口头劝说、罚款等方式,但有些人依旧屡教不改,没有办法之下,有些城市的交警换了一种策略,会让未戴头盔的人“值班”,直到拦住下一个违规者才能离开。

这样的做法比起罚款的确能让人更长记性,毕竟相较于损失个几十块钱,丢面子更令人印象深刻。

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妄图去“赌”,我们输不起,就算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好好想想珍视自己的身边人。

主要信息源:

1、潇湘晨报2025年3月11日:《工人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竟被罚吊工地门口“示众”,律师:涉嫌违法》

2、极目新闻2025年3月12日:《3名工人被罚吊工地门口“示众”,“侮辱式”警示换不来真正的安全》

0 阅读:1

回溯档案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