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12 年,辛亥革命的战火硝烟四处弥漫,清朝就此走向灭亡。当新政府接管紫禁城时,他们惊讶地看到,这个往昔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库,除去一堆欠条外,已然空空如也,仅剩下屈指可数的十几枚银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翻开历史的篇章,来剖析这最后的一幕。
【乾隆时期:挥金如土的奢靡】
1711年,是清高宗弘历登上皇位的时间,他便是乾隆帝。这位君主风流倜傥且儒雅不凡,深受皇祖康熙的宠爱,自幼便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在继承皇位之后,他延续了康熙“怡情乐业”的做派,整天不是读书作画,就是外出郊游打猎,还曾亲自前往南方进行视察。然而,这位君王与早期清朝皇帝勤政爱民的形象大不相同,生活过得相当奢侈。
乾隆当政时,朝廷的财政收入一直都在千万两之上,国库相当充盈。然而,乾隆这人天性风流,还特别喜欢讲排场、乱花钱。他领着一帮大臣六次去江南巡视,每回都是到处游玩,肆意挥霍。这六次南巡,总共去了两万多人,而且每个人的吃穿用度都不用发愁,全都由国库来买单。就单说吃住方面的花费,每次都得耗费几十万两银子呢。
乾隆把江南的诸多胜景迁移到北京重新修建,打造了占地350公顷的庞大皇家园林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从全国各地征调了数十万技工,耗费的白银多达约一千五百万两。另外,乾隆还修筑了畅春园、养心殿等皇家园林,毫不顾忌成本,一味地追求奢华浪费。
乾隆到了晚年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就想着趁自己还活着,再去南方游玩一趟。可大臣们却发现,国库都快没钱了。
乾隆察觉到自己的奢侈作风已使他陷入难以掌控的境地,于是经过深刻反思,决定取消最后一次南巡。
【嘉庆时期:严刑峻法无济于事】
在乾隆朝的时候,和珅凭借着各种各样的不法手段,聚敛了巨额的财富。他的个人财产那可是多得吓人,足足有一千六百万两白银呢,这甚至比当时朝廷十几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还要多。
然而,和珅被扳倒后没多久,清朝的腐败现象再度泛滥。因为对和珅的势力有所顾忌,嘉庆并未将他的党羽完全清理干净,不少官员依旧大肆敛财,国库的亏空又冒了出来。对此,平民百姓很是无奈,觉得这灾祸除掉了还会再出现。
【鸦片战争后的疲弱:왕朝已无挽回的余地】
1840 年,英国挑起了侵略战火,清朝吃了败仗。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朝廷无奈地签署了一连串不平等的条约,得向英国、法国等国家赔付大量的钱款。本来就没多少银子的国库,这下子更是难上加难了。
就在这个时候,西太后慈禧那可是相当的蛮横专断、肆意妄为,花钱大手大脚没个节制。她不光在平常生活里极度铺张浪费,还大搞工程建设,像颐和园这类皇家园林就是她下令修建的。为了给自己办寿辰庆典,她竟然把军费挪用来建造寿春园,这一举动使得军费严重短缺。每到慈禧过寿的时候,朝廷都得拿出好几十万两黄金去修建寿春园,还得筹备各种庆祝活动。
军机大臣恭亲王奕䜣曾屡次进言,试图阻拦她肆意耗费国库钱财,然而每次都遭到她的严厉回绝。有一天,奕䜣又一次向慈禧提及要节省开销,没想到却被她怼了回去:“我就是要讲究排场!国库有我的一份,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打那以后,奕䜣对慈禧满心失望,后来索性就称病不上朝了。
虽说慈禧那会儿也搞过新政变革,可大局已然难以改变,改革取得的成果少之又少。在光绪三十年(1904 年),朝鲜那儿爆发了日俄战争,奕䜣的儿子载湉坚决主张援助朝鲜,然而却遭到了慈禧的极力反对。最后,清廷对日俄战争采取了旁观的态度,使得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得以扩张。
当下的清朝,内部忧患不断,外部又遭受侵扰,整个朝廷腐败且无能,已然处于即将覆灭的艰难境地。在那紫禁城里面,到处是破败的景象,人员也有不少损伤,国库更是空虚得几乎见底。宫里的太监私下议论着:“皇上平日里的花销用度,还得依靠向外借债来维持。这王朝恐怕是难以长久维持下去咯。”
【辛亥革命:一文不值的空王朝】
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的火焰迅速蔓延开来。1912 年初,革命军成功拿下了南京、上海等诸多城市,清朝已然处于覆灭的边缘。就在 2 月 12 日,隆裕太后替 6 岁的溥仪皇帝,下达了退位诏书。
在书里,隆裕太后这般落笔:“朕承接大业已然三年,却未能如愿实现良好的治理,深感大运难以揣测。只因我民族具备自强的精神,方可振兴并恢复国家的根基大业。现今,朕将德行与皇位转移,把政权交付给民国。”
不少人觉得,隆裕太后打心底里早就清楚,大清已然是徒有其名,国库差不多都空了,压根儿就没能力继续维持朝政。选择退位,不过是她为求自保的做法,这样就能避免被革命党清算。
同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得以成立。没过多久,北京的临时政府也把紫禁城接管了过来。待到他们初次打开国库之时,所有人都呆住了——这个往昔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国度的国库,里边除了一堆对外的借据,啥都没了,就只余下屈指可数的十几枚银元!
“哎呀,怪不得隆裕太后在临终的时候能那么干脆地退位呢,原来是国库都快要破产啦!”一位官员不禁感慨道。
在场的各位代表都被王朝最后的这一“惊人之举”给震住了。这曾经的帝国,它的国库居然快要变得啥都不值了,这样的收场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连连叹息。
曾经有个王朝,坐拥千万白银,无比辉煌,可到头来,却陷入了近乎破产的困境,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古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这最后的一番景象,也恰恰为清朝的灭亡写下了注脚。
【结语】
康熙年间,清朝曾盛极一时,堪称东方头号强国,国库充盈,天下太平。但后期情况急转直下,奢靡成风,官员贪污腐败,外患接连不断,国家实力每况愈下,最终这个辉煌的王朝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着实让人痛心不已。
瞧瞧那覆灭的清朝国库,这能让我们深深反思一番:一个国家的繁荣与衰败,成功或是失败,重点就在于得大力推行节俭之风,积极促进生产发展,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现今的人们也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在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尽力打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这样,国库才能够逐步充实起来,国家才能安定,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