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这个字指幸福快乐,中国人很喜欢把这个字贴到门上,贴倒了代表‘福到了’。”2017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非洲组决赛的一字冲关环节,赵之行抽到了“福”字,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引得现场一片赞叹。在随后的总决赛中,他代表苏丹、代表非洲闯过重重关卡,最终夺魁,成为首位获得“汉语桥”全球总冠军称号的非洲选手。
时隔七年,赵之行作为冠军团成员,来到福气满满的福建,与“汉语桥”再续前缘。
起而行之,行进致远
赵之行的中文学习之路始于家人的鼓励。他的母亲是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学院的院长,对中国文化充满热情与敬仰,而父亲也因职业关系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考大学的时候,妈妈鼓励我学习中文。她认为这不仅能帮助我了解不同的文化,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赵之行回忆起他在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笑着谈到最初的发音困境。记得第一次背诵课文时,他在老师办公室站了五个小时,仅仅为了纠正一个“雨”字的发音。虽然常常感到挫败,但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他坚持了下来,并逐渐在发音和表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份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在中文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有句名言:“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汉语桥”比赛结束后,赵之行申请了孔子学院奖学金,他远赴中国,在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继续进修中文。
留学期间,他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探索中国的各个角落,从北京的现代都市风貌到古老的小镇风情,他都沉醉其中。“有一次,我在古镇迷了路,被一个热心的大爷请到他的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听他讲述古镇的历史,最后还带我参观了一些不对外开放的古建筑。”这些难忘的经历加深了他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中文之“桥”,发展之“桥”
毕业后,赵之行回到苏丹,在孔子学院担任中文老师,“反哺”中文课堂。现在,他在一家中国头部手机品牌的中东非地区部工作,在跨文化的工作环境中,他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例如,在一些商务合作中,当外国合作伙伴对中方同事的含蓄表达感到困惑时,赵之行就会及时介入,帮助双方消除误解,推动合作顺利进行。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和沟通能力,正是他在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时所积累的宝贵财富。
再次站在“汉语桥”的舞台上,赵之行的身份已从选手转变为出题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选手们出了一道关于“菌草”的题目。
“之前在中国留学的时候我曾经听说过中国的菌草技术,当我回非洲的时候发现这个技术也来到了我们非洲。”赵之行说,菌草技术已经帮助非洲许多农民走出了贫困,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妇女都能够用菌草来创业,比如在卢旺达,在南非,已经有数万人的生活因菌草而改变。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赵之行也将继续保持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探索,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谈及重返“汉语桥”的感受,赵之行表示既怀念又激动,“看到在场的选手,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那种紧张感又回来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赵之行借用李白的《将进酒》,鼓励选手珍惜当下、尽情享受人生,“虽然比赛过程紧张且充满挑战,但也要享受这个难得的经历,用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