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国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家里能备齐一套绝对算是小康家庭了。虽然现在三大件已经升级为“车子、房子和手机”,但是像电视这些生活必需品的地位依旧无人能替代。
而且随着这几年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最近海信推出的新一代ULED旗舰U8H,作为行业的参考级产品,来看看它都有哪些黑科技。
首先从名字也可以看的出来,这次U8H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ULED屏幕,在之前大家更加熟悉的应该是OLED屏幕,作为中国电视行业几乎唯一的技术流,海信十年磨一剑实现了技术反超。
所以今天我们就把ULED的代表海信U8H和OLED屏幕的代表SONY A80K作一个简单的对比,将会从尺寸、画质、音质、外观等方面展开。
1:尺寸大小尺寸这点虽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现在大家买电视都喜欢往大了买,因为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打游戏都更加震撼。海信U8H的尺寸覆盖85、75和65英寸,SONY A80K的尺寸覆盖77、65、55英寸,不过尺寸还是要根据空间的大小购买。
一款电视,最重要的莫过于画质了,因为这是最直接关系用户体验的功能,两款电视在画面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海信U8H:屏幕峰值亮度达到了2000nit,而且通过行业首个16bits环境控光和双纳米光学架构的MiniLED背光技术,能够实现0.001nit—2000nit+的稳定动态范围,这项技术也解决了一些OLED电视因为无法提供稳定的峰值亮度,导致画面细节丢失,亮场画面不够明亮的问题。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画面的渲染能力,U8H搭载了自研的8K AI芯片,对于画面的处理和渲染有了不小的提升,而且确保控光的精确度和速度,还配置了608颗驱动芯片,这个数量简直是恐怖。
除此,U8H还有一些黑科技,为了增加画面的总共深感和真实感,内置了一颗信芯X感知芯片,能够检测人眼倾向聚焦的地方,从而增加景深感。而且屏幕本身也有新技术,首发视角补偿层的超低反大视角负性液晶面板——黑曜屏Pro,能够解决侧看时的反光和背光溢出的问题,相信这也是大家在中午最经常遇见的问题,甚至说是一个痛点了,这块屏幕将屏幕反射率从行业5%的平均值降低至1.28%。
U8H采用行业首个16bits环境控光Mini LED,DCI-P3的有效覆盖达到99%以上,为行业最高水平。
SONY A80K,A80K 采用了 LGD 的 WOLED EVO 面板,像素级控光,但是屏幕峰值亮度只有1000nit。A80K 使用了全新的膜体,黑屏状态下能明显感觉到屏幕会泛起紫光。不过这个新膜体的抗眩光表现确实比之前强了不少,强光照射下也没有出现明显彩虹纹扩散现象,表现尚可。色彩方面,1976uv 标准下的 P3 色域覆盖达到了 99.5%。
除了画面,另一个影响观看体验的就是音响了,U8H使用了7组扬声器、4×2×2×2的10单元声源矩阵音响,搭载了像双侧面导音结构,低音增强算法,Hi-Sound Pro音频处理芯片等技术,打造了全方位立体的音响系统,实现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双剧场环绕感音效。
SONY A80K,银幕声场旗舰版。
很多家里买电视不是为了观看,有时候就是简简单单当一个装饰品,所以外观也是十分重要的,U8H采用了厚度为8mm的超薄壁画设计,挂在墙上非常有设计感,SONY A80K虽然采用了OLED屏幕,但是最薄处也达到了26mm。
总结一下,现在的国内企业在很多技术层面已经实现了突破,海信U8H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采用了很多自研以及行业的新技术来解决用户的痛点,把大家常见的电视几乎做到了完美,我觉得从产品力上面来讲,我是非常看好这款产品的。
数据全赢了,观感全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