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艳
“过去一年,汽车行业虽取得一系列新成绩,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在3月29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解决这些难题,辛国斌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四个转变: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启航之年,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将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大模型等基础技术、新体系电池、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轻量化、低风阻等整车设计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二是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云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支持跨区域协同应用。
三是积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编制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政策,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激发汽车市场新动能。
四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推广工作,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场景图谱,健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开展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评价标准研制与应用推广,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商。
五是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改革,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