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金融圈,挤满了想要考公和考编的人……

毯叔 2025-04-13 14:32:50

大家好,我是毯叔

最近看到一个消息,很感慨

4月7日,上海公布了一批公务员拟录用名单,有至少25位金融圈朋友上岸公务员,其中不乏各类头部机构员工

不止上海,我看了下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录取名单,都能看到金融从业者的身影

今年财政部的招录名单公示中,也出现了10位金融人,比如光大证券的魏X

这世道,果然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要知道,过去20年,金融圈一直是“高薪、高成长、高光环”的代名词,那时都流行从体制内跳出来,到金融圈赚大钱

现在一切全倒了过来,这两年金融寒冬,A股长期低迷、资管新规冲击、IPO节奏放缓、各家机构都在降薪裁员,金融圈也从金饭碗彻底变成了高危行业

有一个投行朋友就跟我吐槽,以前加班是为了年薪百万,现在加班是为了保住饭碗……

当金融圈的不确定性加剧,稳定性压倒一切的体制内,吸引力就大大倍增了

拿上海市来说,这次被录用的金融朋友,大多都被分到金融委、人社局、文旅局等与经济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

这些都是“香饽饽”岗位,薪资、福利稳定不说,还有隐形的社会地位和资源,更别说这里没有“35岁危机” ,幸福感大大提升

很多人都在说,金融人一窝蜂考公,是躺平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大家面对如今市场下行的理性选择

毕竟,大多数金融民工都是有专业能力的,比如对资本市场的理解、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资源整合经验,这些都可以在体制内工作中得到发挥

我认识的一位券商民工,去年考上了地方金融局,就主导设计了区域产业基金方案,成功引入数十亿社会资本,发挥了职业价值

而且这样还能积累不少政企资源,以后要是不想在体制内呆了,也能借助这些政策资源重返金融圈,实现职业跃迁也说不定

当然,金融人转体制内也有挑战,毕竟体制内的工作节奏、薪水报酬等,都和市场化金融机构差异较大,关键看你怎么调整

有一点大家要清楚,金融行业是周期性行业,总会遇到周期波动,与其在波动中焦虑,不如趁早认清自身优势,在变化中寻找新机遇

这些机遇,不只有体制内,还有各种新兴领域,比如绿色金融、养老金融、金融科技等,都可以借助原有经验快速切入

也可以从副业做起,逐渐打通市场化变现闭环,再一步步外延发展

归根到底一句话,谁能与时俱进,持续创造价值,谁就不怕行业的洪流拍打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0 阅读:4

毯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