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西汉成帝当政的时候,有个让整个宫廷都为之倾心的舞姬,那就是赵飞燕。她出身于贫困的家庭,打小就被卖到了公主府做歌女。公主瞧着她跳舞时身姿轻盈得如同燕子一般,于是就给她起了“飞燕”这个名字。某一天,成帝路过公主府时,不经意间看到了正在翩翩起舞的赵飞燕的身影。她那曼妙的身姿,摇曳的舞步,把向来喜爱美人的成帝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飞燕,天生舞姬】
成帝对她的“掌上舞”颇为赞赏,遂将她纳入宫中。成帝专门给飞燕搭建了高耸的舞台,还安排宫女托着鼓盘予以协助,这样飞燕的每个旋转动作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没多久,飞燕就变成了成帝格外宠爱的姬妾,其受宠程度甚至超过了成帝的皇后。
那飞燕生得妩媚动人,她的笑靥把成帝迷得神魂颠倒。成帝每次看她跳舞,都痴迷得不行。渐渐地,成帝对朝政越发懒散,成天就想着在飞燕身旁寻欢作乐。为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飞燕想方设法地去陷害皇后和其他嫔妃,结果这些人一个接一个地被成帝给废了。最终,飞燕顺顺利利地坐上了皇后之位。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岁月流逝间,飞燕慢慢不再受成帝的喜爱了。她清楚地知道,要想长久地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得生下皇子才行。所以她偷偷地养了几个男宠,盼着能怀上孩子。可是呢,她过度地沉溺于玩乐之中,身体机能早就受到了损害,最终一个孩子也没怀上。
飞燕打小就过着穷苦艰难的日子,卖到公主府后,才有机会学习歌舞本事。她勤奋努力地练习,总算练成了超凡绝伦的舞蹈,因而获得公主的看重。没曾想,她一下子就从身份低微的歌女变成了皇帝的宠妃,荣华富贵都有了,这对飞燕来讲,着实是极大的幸运。可当她被成帝宠爱时,心里头就不由得生出了些得意洋洋、狂妄自大的傲慢情绪。
成帝着实被她的花容月貌和高超舞技给迷得神魂颠倒,成天沉溺于温柔乡中难以自拔。朝堂之上,群臣们纷纷进言劝谏,可成帝却当作耳旁风,对朝政之事愈发不上心,变得懒散起来。飞燕清楚皇帝已为自己深深着迷,于是想方设法把皇后等妃嫔给排挤掉,将皇帝的宠爱独自霸占。待到她登上皇后宝座之时,那是得意非凡,觉得自己总算扬眉吐气,把往昔遭受的白眼和欺凌之仇给报了。
然而啊,时光可不饶人,飞燕那曾经的风采渐渐消逝,皇帝对她的宠爱也在慢慢转移。她着急上火地察觉到,自己的地位变得很不稳当。皇帝对她宠不宠幸,直接决定着她能不能过得舒坦。要是失了宠,那以后的日子得有多惨呐!一想到这儿,飞燕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成天担惊受怕的,晚上都睡不着觉。
在这一个个焦虑难安的日夜里头,飞燕琢磨出个主意——要是能怀上皇子,那自己的地位就稳当了。可没承想,她这计谋落了空。虽说飞燕长得那叫一个漂亮迷人,可过于放纵的声色生活,把她的身体机能给严重损伤了,到底还是没能怀上皇子。这对飞燕来讲,那可是沉重的打击。她心里明白,自己在这宫廷里没啥容身之处了,未来的路那是一片漆黑,看不到啥希望。
陷入绝望的飞燕仍想奋力一搏,她助力皇帝的侄子刘欣登上皇位,并亲自摄政掌权。然而,这美好的光景并未持续太久,刘欣早早离世,飞燕顿时失去了依靠。此刻的她内心烦乱至极,既对皇帝心怀怨恨,也懊悔自己往昔过于骄纵奢靡,以至于未能留住皇帝的恩宠;她又感慨命运变幻莫测,觉得自己仿若一只飞蛾,最终只能落得个扑火而亡的结局。
在那深宫内苑之中,有一位容貌绝美、身姿婀娜的舞姬,最终在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我了结。据说,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跳起了最后一舞,用舞蹈演绎出了自己充满悲苦与辛酸的一生。这一声叹息,仿若感慨世事如同梦幻,人生好似编连竹简的皮绳般脆弱易断,由此可见,飞燕终究还是获得了一种超脱。她那充满传奇色彩又饱含悲剧意味的一生,时至今日,仍旧被世人所谈论。
【二、韦后,踏武则天后尘】
在唐玄宗那个时候,韦皇后简直就是另一个武则天。她整天耍心眼儿,靠着自己的美貌获得恩宠,可最后却落得个堕落并被杀害的下场。
她原本是唐中宗的一个妃嫔。唐中宗刚登上皇位那会儿,遭遇了艰难屈辱,而韦氏始终陪伴左右,唐中宗因此对她格外宠爱。等到唐中宗重新夺回皇位后,韦氏被封为皇后。随后,她竟然开始效仿曾经的武则天,想要掌控大权。
为了拉拢权贵,她私底下跟丞相武三思等权臣眉来眼去。这下可好,朝廷内外传得是沸沸扬扬,都讲她和武氏家族的关系不一般呐。不光这样,韦后还由着自己的女儿明目张胆地买卖官职,收了数不清的好处。本来就声名狼藉的武氏集团,在韦后的操作下又有了点儿样子。
总算,她胆大包天地谋划并施行了毒杀中宗的恶行,将中宗的侄子温王立为皇帝,自己则代行皇帝职权,掌控朝政。她心满意足,似乎想要再现当年武则天所开创的昌盛局面。
然而呐,这个贪婪又残忍的女人,早就让臣民们心里老大不乐意了。李唐王朝的那些宗室们也实在是忍不了了。最后呢,在太平公主的谋划之下,相王李旦起兵去争夺皇位,韦后被惨兮兮地杀了,家里的财产也都被没收充公了。她想要效仿武则天、掌控天下的美梦,就这么稀里哗啦地破碎了。
韦氏原本是中宗宫里一个才貌皆优的婢女,很受中宗喜爱。当中宗陷入困境时,韦氏始终陪伴在旁,悉心照料中宗的生活。正因如此,中宗对她愈发看重。等到中宗重新登上皇位,韦氏便趾高气扬,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后之位。
然而权力这东西会让人变得腐朽。韦氏当上皇后以后,就慢慢对更大的权力动了心思。她觉得,自己能从一个没啥存在感的宫女变成皇后,靠的就是运气和皇帝的喜爱。既然现在皇帝宠着她,那她干嘛不趁机直接把大权握在手里呢?
这韦后啊,竟然动起了心思,打算效仿武则天独揽朝政呢!她先是想方设法构建起自己的势力范围,悄悄跟权贵们勾结,拼命拉拢那些能为她所用的人。而且,她还对自己女儿收受贿赂的事儿不管不顾,任由女儿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不得不说,这韦后在政治上大肆敛财,权势已然遍布朝野上下。大伙都在那儿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都讲她得意忘形,嚣张蛮横得很呢!
在这般情形之下,韦后为能让自己的权力更为稳固,居然把自己的丈夫——当今圣上中宗给毒杀了。她将中宗的侄子推上帝位,自己则把持朝政,如此一来,她妄图夺权的野心已然完全展露无遗。朝中的大臣们对此都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愤懑。而以太平公主为首的李唐宗室,更是对这种情况忍无可忍了。
最后,他们合力发起政变,将韦后置于死地。韦后的这辈子啊,那真是从巅峰跌落至谷底。她原本能凭借皇后的身份稳稳当当的,尽情享受富贵荣华,可她偏偏不知足,妄图效仿武则天直接掌控大权。结果呢,野心过大,玩火自焚,把自己的性命都给搭进去了。韦后身为追求女性权力的人,或许她的初衷还算不错,但不正当的手段终究致使她走向了末路。
【三、山阴公主,雨露无边界】
刘宋孝武帝的大女儿山阴公主刘楚玉,那可是古代最为开放、最为特立独行的女子。她竟然大胆地提出了“雨露均沾”这一想法,这一下子,在朝廷和民间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楚玉这人性格活泼又开朗,对诗书歌赋那是相当喜爱。她妹夫的弟弟刘子业登基做了皇帝后,刘楚玉老是往宫里跑,跟刘子业有说有笑的。
有一天,刘楚玉跟刘子业发牢骚:“你身为皇帝,身边有三千美女相伴,而我身为公主,却只有一个丈夫。这也太不合理啦!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男宠来伺候我。”
刘子业对自己的姐姐那可是满心爱慕与崇拜,对她的事向来不过问,也不加以限制。当听到刘楚玉的需求后,他痛快地答应了,还表示会给刘楚玉送上好多男宠。
这一要求着实有些“大家都有份”的感觉,结果在朝中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和议论。然而,刘子业对刘楚玉宠爱有加,对她的种种行为压根就不加以管束。
后来啊,刘楚玉瞧上了已有妻室的褚渊的容貌,就让刘子业把他弄到自己跟前伺候。刘子业又答应了。好在褚渊正气凛然,坚决不肯给刘楚玉当上门女婿,这才没让一场灾祸发生。
刘楚玉和刘子业堂而皇之地提出“雨露均沾”这一主张,毫无疑问,这对那时的封建伦理构成了直接的挑战。他们推行的新政策,遭到了保守派的极力抵制。仅仅过了两年,刘楚玉和刘子业就都被杀害了。虽说她的努力最终以失败收场,但刘楚玉着实开创了古代女性争取自身权利的先例。
刘楚玉这人性格开朗且大胆,和众多古代女子那种温顺端庄的性子全然不同。她很受刘子业的宠信,这兄妹俩常常有说有笑。刘楚玉还不太在意那些细枝末节,会直截了当地向刘子业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起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刘子业压根没当回事,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刘楚玉看上去挺任性的,然而她的内心对男权社会的不平等颇为反感。她想要争取跟男性一样的权利,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可不是一件小事。
【结语】
刘楚玉所提出的“雨露均沾”,着实对传统伦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那些保守派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弹劾刘楚玉扰乱纲纪伦常,然而刘子业因为对姐姐的疼爱,把这些弹劾统统抛在脑后。就这样,刘楚玉能够随心所欲地去享受那所谓男女平等的“雨露”了。
然而,刘楚玉的行事着实太过新潮,根本无法被保守势力接纳。她相中他人丈夫的行为,更是让局面变得愈发糟糕。最终,以湘东王带头的保守派发起了政变,宣称刘子业放纵刘楚玉祸乱朝政,理应被罢黜。就这样,刘楚玉和刘子业都在这场政变中丢了性命。
刘楚玉的努力最终没能成功,不过她绝对称得上是古代女性解放的先行者。她对男权社会存在的不平等极为不满,大胆地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这样的精神在现今看来仍旧是十分珍贵的。刘楚玉虽然已经不在了,然而她对男女平等权利的追求,会鼓舞着后人不断地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