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信息满天飞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不恐艾

恐艾干预心理 2018-12-01 12:09:13

最近这几天艾滋病刷遍了整个网络,各种趁艾滋病热度的新闻比比皆是。一会儿基因编辑可以免疫艾滋病感染,一会儿某明星涉毒是不是又被艾滋了,一会儿哪里又研发出了可以治愈艾滋病的神药等等。搞得很多不明就里的小伙伴,本来觉得艾滋病离我们还很远,但是突然就觉得艾滋病仿佛就在身边。既然对艾滋病有些疑问,那么有意无意的就会在网络上去搜索与艾滋病相关的信息。

那一搜,可真不得了,任何症状或者身体的不适都有可能是艾滋病感染的初期症状,吓得已经魂不守舍,然后再在网络论坛上去问“网络医生”,其实自己都不知道对方是谁,或许可能就比你早恐半个月,告诉你说,艾滋病初期症状是什么发热发烧,皮疹,全身淋巴肿大,咳嗽。突然想起这几天空气有点点小浑浊,还刻意咳嗽几声。念叨到真的就这么巧吗!从此就踏上了漫漫恐艾路。不仅看身边每个人都像是艾滋病感染者一样,甚至在外面都不敢吃饭上厕所或共用交通工具了,这就是典型的应激性恐艾反应。

过度依赖网络信息导致痛苦增加

正是最近艾滋病信息席卷整个网络,很多不明吃瓜群众变成了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连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低调到不能再低调,网站的访问量都是连连爆满。

每年都有艾滋病宣传日,每天也都有不少的人被检测出艾滋病。但是地球还是在转,太阳照常升起。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对艾滋病有着病态性心理,或者不那么容易得艾滋病恐惧症呢。

首先,人格稳定健全的人相对来说得艾滋病恐惧症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反倒是本身从小就有疑病症,焦虑症,强迫症,对未来持悲观想法的人群更重要得艾滋病恐惧症。以前没有得艾滋病恐惧症主要是因为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然而一旦觉得艾滋病离自己特别近,总是在想方设法的为自己假设危险性。结果因为思维原因很快就活在了自我对抗里面去了,在没有科学恐艾干预的影响下,最终就把自己从一位正常的人逐步的幻想成自己就是一个即将感染或者已经被感染艾滋病的人。

网络谣言也会引起焦虑和矛盾

另外,洁身自好的人大部分患艾滋病恐惧症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从今年在云南昆明召开的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来看,经性传播感染的案例占据整个艾滋病感染的95%以上。特别是网络斗炮,婚外有情,四一九,小三等非伴侣接触的行为,根本不了解对方生活史。本来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一看现在的宣传都是,艾滋病就在身边,艾滋病感染不会写在脸上,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再一想想和自己发生行为的伙伴,不了解对方过往生活史,万一对方就是艾滋病感染者。有的带套的就会开始想,进行了带套行为但是带套方法科不科学,有没有真正做到保护,万一在网络买到了伪劣产品该怎么办。越想越觉得可怕,甚至部分本来是戴了安全套的都会觉得自己没带安全套,刻意给自己塑造一种恐惧气氛。再加上很多发生非伴侣的行为都是瞒着另一半,良心上过不去,觉得做了错事会得报应。再一配合受到惊吓刺激所产生类似于艾滋病初期症状的相似症状,更加觉得自己中招无疑。

第三,还有本身就从内心中不认可艾滋病感染者,对艾滋病有偏激认识的人也是容易患艾滋病恐惧症。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因为我怕同样受到别人的歧视。也许很多人表示自己并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但是真的在潜意识中自己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么。当你真的在想不想成为被别人歧视孤立的对象时,你的潜意识同样因为其实恐惧选择了一些回避系行为。就像每年咱们恐艾干预中心都会和疾控中心共同走进高校开展系列的防治艾滋病和性心理活动时,真正主动愿意来的学生们所占的比例就比较少。有部分还在抱怨早知道不当这个班干部,这学期都被强制参加防艾培训好几次了。毕竟这是一个或许连中性词语都算不上的话题,没人愿意和他有任何关系。也正是不愿意和他有任何关系,才更加拼命的去逃避,去阻止。

摆脱恐艾得靠正确的方法

可是,冥冥社会,网络信息的传递是非常迅捷和广度的。如果不真的改变对艾滋病本身的态度和看法,那么下次或者下几次又听到艾滋病的信息或传闻,就更容易因为多次强化以后开始注意艾滋病,并且想去了解。若是在这个时候选择惯用上网查询搜索的方式的时候,就真应了一句话叫做,一入搜索深似海,从此理智成路人了。所以,要想真正做到不恐惧艾滋病,就是了解它唯一传播的几个途径,也不要去做一些非伴侣的亲密行为,无论是有保护还是无保护的。

0 阅读: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