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在驾崩前,都会留下遗嘱,但皇帝的遗嘱叫遗诏。全称是《大行皇帝遗诏》。尤其是明清两代的皇帝尤其如此。遗诏是新老皇帝交接之际重要的官方文件,而且会公告天下。以老皇帝的第一人称发布,但基本上未必体现的是老皇帝的本意。更多是是新皇帝乃至新的权力阶层的政治主张。而这种政治主张往往与老皇帝政治主张相左,必须改弦更张。而遗诏就是借大行皇帝之口,将新的意志写入遗诏,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和先帝过不去,这是一种非常的聪明额政治举措。 而明清两代皇帝的遗诏大都不是老皇帝的本意,遗诏更多的是体现了新皇帝和新的权力阶层关于权力的再分配。
我们现在就以满清皇帝遗诏来看一下,权力阶层是如何利用皇帝的遗诏来进行权力再分配的,老皇帝遗诏基本上一开始就是感谢祖宗庇佑,江山社稷没有在他手里丢失。感谢自己老爹把皇位传给自己,现在自己要去那边汇报工作了。再就是把自己在位这些年的政绩宣传一番,反正就是有骆驼不吹牛,比如乾隆就自比“十全老人”。什么五次免天下钱粮,三次免除漕粮,免除积欠的赋税,以及什么开疆扩土。当然也有说不足的,那是实在是没有什么政绩可言。比如咸丰。刚刚登基,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公然开国封疆。圆明园被烧,自己逃离北京。咸丰如果对自己歌功颂德反而适得其反。
遗诏在最后才公布新皇帝是谁,无论新皇帝是谁,多大的年纪,都会被夸奖一番。在当皇子的时候有什么政绩,什么优秀的表现啥的。实际上都是虚假宣传,当然也有真的。比如道光在当皇子的时候,天理教徒攻打紫禁城,道光拿出火枪击毙敌人的光辉事迹。如果是幼主登基,就说孝顺和聪明,比如同治。遗诏里说他仁孝聪明。这是怎么看出来的。所谓的仁孝、聪明不过是套话而已。写的人不信,看的人也不信,不过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而已。遗诏的作用就是指定接班人,确定新的皇帝和权力核心。当皇帝驾崩之后,遗诏将最高权力已经让渡出来只要大致意思符合大行皇帝生前意愿,那么很多遗诏确实算是大行皇帝留下的。 这些遗诏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价值。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