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是继城市群之后的又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相比城市群,都市圈则具有空间范围更小、联系更紧密、协作能力更强等优点,可以更好的发挥出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加速一体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协通发展!而在我国规划的34个国家级都市圈中,上海都市圈无疑是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当之无愧的“大哥”;而第二大都市圈,则是位于广东的深圳都市圈,经济实力仅次于上海都市圈。今天,我们来看看深圳都市圈的最新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深圳都市圈又被叫做“深莞惠都市圈”,因为深圳都市圈最初的规划是由深圳、东莞和惠州等3个珠三角城市群组成的。深莞惠都市圈就和长三角城市群的苏锡常都市圈一样,同样是由3个城市组成,并以3个城市名字的第一个字组合成都市圈的名字。深圳都市圈是广东省两个国家级都市圈之一,承担着辐射引领作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任!
而在2014年,广东省对深莞惠经济圈进行扩容,将邻近的汕尾和河源两个地级市纳入到深莞惠经济圈,从而形成了3+2经济圈,即俗称的C5经济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深圳都市圈”的前身。所以,在2016年广东省规划深圳都市圈的时候,深圳都市圈就是由深圳、东莞、惠州、汕尾和河源组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圳都市圈也就完成了扩容。
今天的深圳都市圈由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东莞、惠州以及周边地区的汕尾、河源组成,其中计划单列市深圳被定位为中心城市。2020年,深圳都市圈共有常住人口3958亿,其中深圳和东莞常住人口超千万,惠州人口超过600万;都市圈经济总量共43769亿元,深圳2020年GDP达到2.76万亿,东莞也接近万亿俱乐部。深圳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上海都市圈的第二大都市圈。
而根据这次深圳都市圈的最新规划,不仅深圳都市圈进行了扩容,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发展区也进行了扩容。最初的深圳都市圈中,深圳市被确定为发展核心,是辐射引领整个都市圈发展的唯一中心。但是根据深圳都市圈的最新规划,深圳都市圈的发展核心将由深圳扩大到深圳、东莞和惠州等3个城市,由深莞惠三个城市组成深圳都市圈的主中心,形成整个都市圈的发展核心引擎,带动5个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深圳都市圈在规划建设深莞惠主中心的时候,同时还规划了3个副中心,从而形成一主三副的都市圈发展格局。深圳都市圈仅靠深圳、东莞和惠州三个抱团是不够的,这样很难让汕尾和河源两个城市真正融入到都市圈的发展中,必须让汕尾和河源成为深圳都市圈主架构的一部分,才能真正让5个城市完成融入到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中,从而实现深圳都市圈的一体化均衡、协调发展!
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汕尾和惠州的交界处(原属于汕尾海丰县),是深圳打造飞地经济的重要成果!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经完全被纳入深圳市的管辖因,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人口完全享受深圳市市民的各种待遇,因此深汕特别合作区被称为深圳的“第十一个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汕尾和惠州之间,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未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将被培育深圳都市圈的副中心之一,承担着增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扩大深圳对汕尾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快汕尾融入深圳都市圈。
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的第二个副中心是汕尾都市区。汕尾都市区是以汕尾市区为核心,联动海丰、陆丰和陆河等县市的主城区组成,以汕尾市区为核心,以县市主城区为支撑,以重点乡镇为节点,从而形成一个交通发达、要素集中、城乡统筹的现代化都市区。同时,增强汕尾都市区副中心与深莞惠主中心之间在产业方面的联动,实现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的第三个副中心是河源都市区。河源都市区以河源市区为中心,以龙川县、东源县、紫金县、和平县、连平县等县县城为载体,以特色镇、口子镇为链接点,加快河源都市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公共资源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再以河源都市区为副中心,加强与深莞惠主中心和汕尾副中心之间的联动,促进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深圳是广东省两个中心城市,是广东双子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承担着辐射引领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重任!而随着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和一体化发展,深圳将以都市圈为载体,加强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以及湛茂都市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促进整个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从而使深圳都市圈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