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辛辛苦苦赚钱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妈妈牺牲事业照顾你,你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过节连个礼物都不送,你根本不爱我。”
“别人上那么多培训班都不叫苦,你就是不努力。”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我们都是为你好,你却不知好歹,就是没良心。”
……
这些话语,我们是不是很熟悉?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经常说的。
这些其实都是情感勒索。
02
听了《情感勒索》一书,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常常在对亲人进行情感勒索,却不自知。
《情感勒索》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的著作,她还著有《原生家庭》等书。
情感勒索更多地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比如恋人之间、亲子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
我们通过情感控制,让对方屈服,牺牲对方的利益,满足自己的利益。
明明是满足了自己的目的,却说成是为了对方,如果对方做不到,就会让他产生负罪感。
这种情感勒索对被勒索方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他们被迫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做不情愿的事情,逐渐失去自我。
亲子之间的情感勒索危害更大。
成人之间还可以努力摆脱这种控制,而孩子常常摆脱不了父母的控制。
03
父母的口头禅是,我都是为你好。
给孩子报很多班,这是为你好。让孩子拼命学习,也是为你好。选择父母认为好的专业和学校,还是为你好。
言下之意,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为什么还不听话?我都牺牲这么多来照顾你,你为什么不服从我的安排?
我花了这么多钱,付出了这么多精力,你不好好学习,就是对不起我。我对你这么好,你也应该对我好。
父母常常摆出一副牺牲者、奉献者的姿态。
因此,不少孩子觉得,我是在为父母读书。不是我自己想读,我是被迫读的,我并不想读得这么辛苦。
我们这一代要么享受过读书的红利,要么后悔当年自己没好好读书。所以,我们认为读书就是最好的出路。
父母更希望孩子有安稳的生活。近几年,择校、就业时,大家对体制内专业、工作趋之若鹜就是明证。
而现在的孩子,出生在物质条件比较好的年代,他们更渴望有自己的选择,有不一样的生活。
但是,父母的情感勒索让孩子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孩子无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痛苦不堪。
正如书中所言:“你最关心的人,最清楚你的死穴在哪里。最亲近的人,会把你拖进最持久的战役。”
04
父母要努力放弃对孩子的情感勒索,而课题分离是一个有效方法,即谁的事情谁做主。
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孩子的人生也是孩子的课题,决定权还给他们吧。
我们努力工作,是因为工作对我们自己有价值。孩子出生前,我们也在努力赚钱。做这一切,并不是因为孩子。
我们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孩子,孩子也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如果我们的安排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么他们也不必活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梦想无所谓大小,自己喜欢就好。
愿你不再以爱之名,胁迫孩子服从你的意愿。
愿每个人都能遵从内心,追求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