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深夜放大招!小米汽车人事地震,造车进程再提速

深渊巨大肥肠 2025-02-19 02:10:17

核心变动速览:

于立国接管智能制造:原北汽极狐总裁空降小米后,从“政委”一路升迁,现全面掌舵工厂、智能制造、体系运营三大命脉,直接向雷军汇报。黄振宇死磕供应链:这位麦格纳中国前副总裁继续兼任供应链+质量双料总经理,专治交付拖延症,小米SU7产能或破3万/月。元老于锴上位产品部:小米早期员工转战汽车,曾主导互联网业务,现扛起产品定义大旗,剑指“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电车”。刘黎执掌智能座舱:座舱系统与App开发权移交,小米澎湃OS上车进度再加速,誓要碾压特斯拉FSD。

背后暗藏三大杀招:✅ 量产冲刺:工厂制度已调整为“两周休1天”,日产能瞄准950台,1月产量或达2.66万辆,雷军“2025年交付50万台”flag稳了?✅ 质量救火:近期SU7陷“断轴门”争议(后澄清为驾驶不当),黄振宇坐镇供应链,或严打零部件品控,避免二次翻车。✅ 生态闭环:智能座舱与小米手机、家居深度联动,用户上车即享“米家全家桶”,生态壁垒直逼华为问界。

行业暴风眼️:

对比华为余承东、蔚来李斌的人事布局,雷军选择“老将+外援”组合,既保互联网基因,又补制造业短板。网友调侃:“小米汽车高管比车型还多!”,但股价应声涨5%,资本市场用钱投票。

风险预警⚠️:

交付压力:若产能爬坡不及预期,恐重演2024年SU7标准版软件召回事件(涉3万台)。口碑反噬:智能座舱若卡顿死机,米粉变“米黑”只需一次OTA失败。跨界魔咒:互联网造车九死一生,蔚小理前车之鉴,雷军能否打破魔咒?

博主辣评:这波人事地震,雷军分明在喊话:“造车不是请客吃饭,得玩命!”建议持币观望的等等党紧盯4月发布会,若价格再掀“1999式屠杀”,车圈必血流成河~

5 阅读:2555
评论列表
  • 2025-02-19 13:08

    吊起底盘看用料是否厚道反映商家对消费者的态度,阿维塔、岚图为啥用料厚实,你可怀疑自己的智商,但不应怀疑老板不懂每车省百元卖十万台则多赚千万的小学四则运算。给多点受力富余量不单反映造车底蕴还反映商家的RP。换人还不如换材料实际。

  • 2025-02-19 13:23

    先把车轴加固了再提速

    凌云嵯峨 回复:
    这个春节期间,小米的偶尔事件面积太大了。平均每天几起车祸。谁家车企上市不到一年就召回两次?这次还召回近1/4…这才是偶尔。
    ♂虚实 回复:
    对不起,不小心把你喷出来了
  • 2025-02-19 21:14

    此地无银三百两,弄来弄去供应商背断轴的铝。哈哈哈

深渊巨大肥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