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书法,古代名家注重“取法乎上,入晋出唐”

华夏看易经 2024-08-20 16:32:53

学习书法从“书法有法”,循序渐进,到“书法无法”。初学书法时,先学好书法法则,打好基础,达到书法水平的高度;最后突破书法法则,求变图新,自成一家。

学习书法要“取法乎上”,这毋庸置疑。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经过千百年岁月沉淀的经典名作,切不可盲目学习今人,以免误入歧途。

对于书法理论而言,应该“书随时代有所创新的新路”。每个时代都有卓越成就的书法大家,书法大家必定是书法理论大家,而书法理论大家,不一定是顶级的书法大家。因为,只有眼界,格局和理论水平高于实践水平,才能让你的书法水平更进一步。

要学好书法,必须经过数十年的书法耘励,将古人书法精髓的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相结合,研究透彻,勤奋耕耘,遍临古人名帖,求变创新,才能成为书法大家。

好的书法,必须“形神美,神形兼备”,书圣王羲之的《草书歌诀》曾言“毫厘遂意变,体系更须完”。很多人认为好看的字就是好书法,看起来不好看的字就是“丑书”,这个观点没错。一个长得丑的女人,没有那个人说她是美女。学习书法就是勤学苦练,这是第一步,学习中的秘诀也是重要的,书法也有玄妙深奥的东西,你只要把标准定得很高,就会觉得难度太大,古人圣贤的那座山峰难以逾越。

孙过庭千字文

许多初学书法的人,都会有误区,认为书法就是勤学苦练,根本没有什么秘诀,书法没有玄而又玄的东西,都是很多人在故弄玄虚,这个认识很狭隘,也很肤浅。持这种观点的人,则终身难入国学精粹名家书法的大门,更难步入一代名家的门栏。

书法同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有着严谨,深髓,系统的传承法则。这一严谨的传承核心就是“笔法与笔意”。“笔法”需要融入很多知识才可能学出“书艺”,历史上只有得“笔法”之人,才能够写出“笔意”,然后成为书法大家。这种案例极多,比如王羲之是通过卫夫人的传授,羊欣是通过了王僧虔的传授,虞世南是有了智永的传授,怀素是邬彤传给他的笔法,然后悟出“笔意”,破格出新,成为一代名家。

而随着时代的更替,“笔法衰绝”,很少有人能够得到“笔法”的传承。而苏东坡、黄庭坚这样的大才,则能够从前人的书论和墨迹当中,窥探到“笔法”之奥妙。

书法在学习时讲求取法高下,那是什么书法的“取法”?在鉴赏一幅作品时,又该如何判断其书法“取法”的高下呢?

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卷四中说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个取法其实是学习方法的意思,就是学习好的方法,高超的学识与技术或者艺术等。其意思是说:你要学习最为高超的技艺;如果方法不对,最后只能学到中等水平的技艺,如果学到的是中等的技艺,那么得到的,肯定是下等的技艺,也就是很普通的意思,无特色。这句话其实是教育所有的学习者,要对自己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取法”一词始见于唐·李世民《帝范》:“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意思就是,唐王李世民告诫太子,说自己不能当做太子学习的典范,应该向古之圣贤之王学习。而且,选择学习老师的标准一定要高,因为选择高标准的老师你能学到的有可能只是一些中档的学问,而选择中档的老师能学会的更少,通俗而言就是拜名师才能出高徒。

比如一些庸师传字,无外乎“勤学苦练”,这个泛泛大法,盯着一个字使劲描,田字格可使劲用,然而真正的大师传法则是讲求劳逸结合,多方面入手,功夫不仅要下在字内,还要下在字外,不仅不鼓励枯燥的重复与严苛的条条框框,还会引导你去体悟。“勤能补拙”是优良的传统美德,无论做什么都要勤奋,坚韧不拔才能达到终点。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美学,甚至还有中国建筑学、彩绘等,让你明白书法里的“临、写”,“形、质”,“力、气”,“提、按”,“碑、帖”和“雅、俗”等概念给你的书法之路铺就扎实坚固的理论基础,让你即使脱离老师也能自学成才,成为大家,这就是法高师明的好处。

然而,众多学习书法的人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大多直追魏晋王羲之;汉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名帖,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起步范本。但是很多人都是止步在这里,因为很多范本连书法高手都没办法学习的很好,而初学者更是面对变化多端的书法风格一筹莫展,致使很多初学者书法之路也止步于此。

在这里,学习书法取法高上的同时,也要多咨询一下书法资历深厚的人,争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入门范本。

学习书法重在“法”字上,“书法”一字在众人看来能用毛笔写出漂亮的字就叫书法了,其实不然。书法要看书风,书意,笔意,书韵,书艺等。

先来看“书”,“书”是动词,表示写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通俗说的写字。

“法”,通俗的说“法”就是法规,法则的意思。“法则”就是字体,笔画,结构,行笔,用笔等。

那么把“书法”结合起来通俗的意思就是能按照一定的法则,法度去书写出中国的传统汉字的艺术。

那么问题又来了,至于法度是什么呢?

法度的理解可以通俗理解成古代书法名家留下的传世名家的墨迹(字帖),碑刻,字帖,碑刻作品里的书写习惯或者书法的规则。小到一个笔画,结体,大到一幅作品的章法,这都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的名作。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就得“取法乎上”才行。

今天,这个问题既深刻,又适用。入门学习书法应该从何学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选择错误,那么后面将会走很多弯路,这样就得不偿失。人们都说“取法乎上”,这句话已成为精髓,深深扎根在学习书法者们的内心,让学习书法者们不能规避的法则。

书法中的“取法乎上”出自于古代先贤的书法实践,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句话给人们带来了学书的宝贵经验。“取法乎上”在古代的书中出现过,也曾出现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兵法》说的:“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兵法中,求其下一定会败,找一个文盲做老师,能学到知识吗?

唐太宗也认为“取法乎上”是正确的,他在《帝范》中说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在我国宋朝末年有这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可以说“取法乎上”是政治军事方面的谋论,也是学习书法的法则,正确的知识用在正确的地方会事半功倍,用在错误的地方一定不会有所成就。

那么,学书法到底应该如何取法?“取法乎上”成为书法规则,在书法中事半功倍,成为书法的准则,不容更改。

在古代书法流派繁多的门派中,种类也多,每个派别的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唐朝的楷书达到书法的高峰,唐朝之后开始走向衰败,唐朝以后的书法逐渐衰退,复兴任道重远。行书草书之最就是二王,二王之一的《兰亭序》就是一流的书法;流传下来的就是《圣教序》、《十七帖》,要么就是《书谱》了。

学习书法要学习的是精髓,而不是弊端。所以,说在学书法的道路上任重道远。而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也是学习书法的另一方式了。

学习古人的书法要把握好时代精神,但是却不能为了时代精神而混同流弊。孙过庭在阐释学书要领的同时,也要做到继承和超越。当然,这是在书法达到一定境界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还是要秉承着“还原古法”的态度去学习,只要能流传到今天的书法碑刻,都是有价值的艺术瑰宝。而这些无价之宝中,去取“取法乎上”,是很难有人做到的事情。

书法中的“取法”说的是学习书法时,效仿“魏晋,唐宋”时期的法则,然后加以刻苦钻研学习,成个人书风。因为,魏晋,唐宋时期的书法笔法和书法风格,在目前来说是最好的学习范本,还没有可以超越它的朝代和技法。所以,专业学习书法的人都会取法于魏晋,唐宋风格,然后慢慢的领悟,并形成个人书风。总之,就是取“魏晋之风,唐宋之韵”。

其实我个人的理解并非“取笔法”那么简单。笔法是学习书法必须掌握的技能,只要是想学好书法的人,都会深刻领悟其运笔,用笔方式,但并非难事,而要写好书法确实不易。

这个“取法”就是效法“魏晋,唐宋”时期文人书法的一种书风和文化内涵。因为,书法的表现是由书法练习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这个取法就是千年的文化底蕴法则,法于意,而行法于笔下。所以才能铸就深厚的古韵书风。

魏晋,唐宋书法其实就是千年文明底蕴的成果。笔法须刻苦练习,深刻领悟,做到熟练自然。结字也是魏晋,唐宋书法中唯一可以体现在书法艺术上的规则。结字很难,需要把每个字多次,长期的练习,然后把每个笔画作合理的布局书写成字,再做整体协调的书写成一幅作品。 唐宋之后有名的书法大家就是元朝的赵孟頫最为有名,成为唐宋之后的书法大家,与唐宋大家比肩,这也是赵孟頫唯一可以与魏晋,唐宋诸位大家相比的优点。

有很多分析魏晋笔法的文章,尤其是分析王羲之用笔的文章很多。分析的很细致,无论是章法,留白,笔意,取势,如何运笔,行笔,转腕等都有分析。尤其是不懂书法的人分析的五花八门,胡乱瞎诌,歪曲书艺。有些论述,恐怕书圣王羲之都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全面。如果按照他们那个思路来写的话,魏晋书法的“取法”和“笔意”一定会背离那个时代的书风。所以说,“取法”,大家不要曲意的去理解,这样很容易走上歧途。

魏晋,唐宋“取法”,就是魏晋,唐宋书学之书风,是书法控笔的书写技术,是时间经验和知识积累的结果,不是学会了什么笔法就是魏晋,唐宋书风。魏晋,唐宋之风是文化的沉淀。所以,不要自欺欺人。用笔方法和“取法”,是因为书写工具原因在加上长期大量书写而慢慢形成的一种用笔习惯与文化底蕴的融合。如,书写时有规律的提按,行等。

“取法乎上”,首先来看看字面意思。取,釆纳或效法。法,技法和法度。乎,在于。上,这里指古人的,即传统的学习方法。连在一起就是我们学习书法应效法传统的技法和法度。

取法乎上,古为今用

那么,古人或传统的技法和法度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是:一是,要掌握“笔法,墨法,坐姿、握笔、运笔、行笔,转折,勾勒”。墨的浓、淡、干、湿等。这是书法的基本功。取法乎上,就要按照古人总结好的技法练习,其传统练习方法就是按“取法”临帖。二是结体,取法乎上就是"体"。这是取法乎上的重点。三是章法,在布局上从书写的格式、顺序到字的大小疏密都应遵循书法艺术规律。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既是民族文化,出自传统的精髓。在学习书法上,只有取法乎上,才能传承民族书法的文明。

要想写好书法,取法乎上是必须的,因为这样才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书法水平更精湛,作品艺造诣更高。

“取法乎上”,这句话的的意思在孙过庭的《书谱》中也有非常好的解读。孙过庭说:——“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意思是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上古今独绝。但是今人(二王)还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

之后,孙过庭又进一步列举了王羲之的成功案例:——“献之的书法之所以不如羲之,就像羲之的不如钟繇、张芝一样。”我认为这已评论到问题的要处,但还未能详尽说出它的始末原由。

钟繇专工楷书,张芝精通草体,这两人的擅长,王羲之兼而有之。比较张芝的草体王还擅于楷书,对照钟繇的楷书,王又长于草体;虽然专精一体的功夫稍差,但是,王羲之能广泛涉猎、博采众优。总的看来,彼此是各有短长的。

赵孟頫《致民瞻十札》

赵孟頫论书法取法

赵孟頫论书也极重人品,曰:“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好是因为王羲之的人品好,不像有些人“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

另外赵孟頫在其《评宋十一家书》中对李建中、欧阳修、蔡襄、苏舜钦、苏轼、秦观、薛绍彭、黄伯思、李之仪、黄太史、米芾等11 人的书法进行品评。大多是从这些人的性情事迹、道德人品去评价他们的艺术成就的。

比如评价蔡襄的书法,因为蔡襄素来德高望重、德艺双馨,他就用了“如《周南》后妃,容德兼备”的比喻来形容。评价秦观的书法,他用了“如水边游女,顾影自媚”这个比喻。

巧的是,后人评赵孟頫书法也因为他做了贰臣,而对他的书法持有贬义认为媚俗。这种因人废书,用道德的评价代替艺术的观点是对的。“德艺双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赵孟頫对学书的态度观点也是值得一提的,他认为学书法除了知道要“师法古人”,还要有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另外还要讲究学习方法。

他认为:“临帖之法欲肆不得肆,欲谨不得谨;然与其肆也,宁谨。非善书者莫能知也。廿年前为季博临《乐毅》殆过于谨。”又说:“凡作字戏写,亦如欲刻金石。”可以看出赵孟頫对书法无比虔诚、严谨的态度。

赵孟頫认为学书法最好是多看古人真迹,墨迹,只有看到古人真东西才可以一解心中所惑。如:“夫有志于法书者,心力已竭而不能进,见古名书则长一倍,余见此岂止一倍而已。”

另外,赵孟頫对书写材料也是很讲究的,写字的时候务必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来。

他讲:“书贵纸笔调和,若纸笔不称,虽能书亦不能善也。譬之快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

赵孟頫对书史的了解及对刻帖源流的熟悉显示了赵孟頫深厚的书法学养。在《阁帖跋》中赵孟頫对于刻帖、翻刻帖的鉴定、流传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提出了“刻同而墨殊”的现象。

《阁帖》最初用歙州贡墨拓,而后元祐中,亲贤宅中借板墨百本,分遗官僚,用潘谷墨。两种效果不尽相同却是鉴别刻帖是否是淳化阁帖的依据。

从他收藏的众多《阁帖》看,赵孟頫向晋人的回归正是从《阁帖》中学来。赵孟頫为宋皇室后裔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本来应该与元朝势不两立,但是他却选择了与元合作,并且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政治上再无突破之可能,于是赵孟頫便在书画文化上用功,并且带动了整个元朝三代人的书法上的复古晋唐的潮流。

《赵孟頫千字文》

他本人诸体兼长,入晋出唐,提出直接取法“二王”的学习思路。在他的影响下改变了元朝一代书坛的风貌,学习晋、唐,而非之前南宋“苏、黄、米”书风的格局。

0 阅读:16

华夏看易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