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邵岩的书法艺术

七陆书法 2025-02-17 11:03:28

作为当今中国书坛著名的三位“丑书”大师之一的邵岩先生,其独创的“射书”可谓惊世骇俗,不但颠覆了传统书法的笔法、章法,甚至连书写工具都替换掉了,应该算是当今书坛对传统书法艺术颠覆最彻底。

正是因为这样的颠覆,邵岩先生遭来一片骂声,然而邵岩先生始终不为所动,依旧坚持自己的射书创作,并且直接回怼谩骂他的人:不要用你临帖的水平评价我几十年的书法探索。可谓有理有力、杀人诛心。

然而嘴上功夫始终都是逞一时之快,具体回到艺术本身,邵岩先生的“射书”还是值得探讨的,其核心问题就是“射书”到底算不算书法,算不算创新,到底有什么艺术价值。

关于“射书”是否是书法的问题,邵岩先生作为创造者有着决定性的话语权,邵岩先生始终没有将“射书”与书法完全分离,这也许体现了他与书法的深厚情怀,始终不愿丢掉书法家的标签。

但是看过“射书”的人普遍认为“射书”已经不能够算是书法了,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其实“射书”充分借鉴了抽象艺术的元素,将“射书”定义为“抽象水墨艺术”更为贴切,缓解了和书法的矛盾,也更突出了新意,同时也会避免很多质疑和谩骂。

无论怎样定义“射书”,都不可否认的是“射书”是一种创新,并且这种创新并不仅限于创作形式上的,其效果更是令人惊艳,注射器蕴含的能量,要比毛笔更为巨大和持久,作用效果也更可控,可以创造出宏大且对比明显的喷溅画面。

从邵岩先生的部分“射书”作品可以看出,“射书”这种方式确实给了他艺术构思很大的加持,给人很强的视觉震撼,并且因为其融入了书法的元素,这也减少了观者对作品理解的文化壁垒,从而激发更多的遐想和思考。

在当今艺术崇尚创新的大环境下,“射书”的出现无疑给人更多的创新启示,艺术不应被禁锢于传统认知的牢笼中,应该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拓展,应该敢于破旧出新,因此“射书”是具有很高创新价值的,由“射书”引发的创新方向也是颇受期待的。

然而“射书”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源于邵岩先生将“射书”与书法深度绑定的态度,这种绑定让“射书”从一个艺术新生儿变成了艺术畸形,这会引发民众对书法的错误理解,削弱人们对书法艺术的敬畏态度。

“射书”让我们看到了邵岩先生在创新上的勇气和天赋,很多“射书”作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并且越来越成熟。

“射书”在创作形式上与传统书法的完全背离,让关于“射书”的争议大多停留在定义层面,抛开这层分歧,“射书”是完全可以被广泛接受并认可的,这也是邵岩先生超前于王冬龄先生和曾翔先生的优势。

有争议对于一门艺术来说并非全是坏事,他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我们在深入探究“射书”存在价值的同时,也期望邵岩先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射书”作品,为自己的艺术理念证明,也丰富世界艺术之林。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