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阳鑫生活 2025-02-22 10:43:00

现实。

这事说白了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些年北京一窝蜂开养老院,结果现在一地鸡毛。当年媒体喊着一床难求,忽悠得大家以为开养老院是躺着赚钱,结果现在500多家养老院空着大半床位,平均每10张床就有6张空着,近半养老院在亏本硬撑。为什么搞成这样?几个扎心真相:

·1.老人根本不想住。90%老人宁愿在家凑合也不愿去养老院,只有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才会被子女送去。这类人只占老年人口的1%不到。很多老人觉得住养老院=被抛弃,甚至有人宁可独居摔倒了爬不起来,也不愿丢这个脸。

·2.价格卡死两头难受。北京养老院平均月费6611元,但46%的老人只能承受每月1000元以下,就算降到4000-5000元农村老人还得靠子女补贴,可子女自己也背着房贷、车贷。一边是人工成本十年翻倍,物业费涨了三倍,另一边收费不敢涨,养老院直接被逼成夹心饼干。

·3.政策猛踩刹车。消防、房屋性质等历史遗留问题让许多养老院突然关门,有机构租了十几年的场地突然因产权问题被踢出局,直接血本无归。今年平均每家养老院半年就被检查6次,天天疲于应付表格和整改。

·4.内卷到抢老人。为了填床位,养老院之间打起价格战,甚至偷偷给中介返佣。可真正需要护理的失能老人占比超90%,普通养老院根本接不住,没专业医护、没认知症专区,最后只能看着高端医养结合机构吃肉,自己连汤都喝不上。

现在活下来的养老院全靠精准定位,有的专攻失智老人护理,有的扎根农村做普惠养老。但说白了这行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风口,而是变成需要政策输血、精细运营的苦生意。未来要么罪政府补贴续命?要么得琢磨出社区嵌入式、智慧养老这些新花样,否则连现在这500多家都保不住。在活下来的养老院全靠精准定位,有的专供施治老人护理,有的扎根农村做普惠养老。但说白了这行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风口,而是变成需要政策书写精细运营的苦生意。未来要么靠政府补贴续命,要么得琢磨出社区嵌入式智慧养老这些新花样,否则连现在这五百多家都保不住。

0 阅读:2

阳鑫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