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本文为山东省形意拳研究会长孙福元先生数年研究之成果。1982 年冬,孙福元与年已八旬的北京形意拳家兼气功专家马礼堂相见,出示内功四经,马礼堂喜而叹言:“《内功经》,吾已追寻三十余年,终能亲眼目睹,实乃今生大幸”。
宋世荣公对心意学及形意举事业的贡献:
第一、精著《内功四经》。宋公托言此经出自清初水底石函,然细观此经与心意拳竟如此吻合,实令人惊疑。实际上,极富抖绝内劲特色的宋门心意拳,确是全以《内功四经》为练功准则。《内功四经》即专为心意拳所著之拳理。此拳理是以李能然在山西太谷初传的心意拳理为基础,复加宋世荣的周天精功总合而成。

第二、力创内功盘根。盘者,盘旋、回旋;根者,根基也。盘根即步中盘旋之根基。心意拳行功常为直趟而少于灵转,宋公针对此情,力创盘根,以足此拳回旋进退之灵通。盘根为心意拳之基础功法。正如宋之高足任尔琪在其(盘根运义》中言:“天行储,地转强,皆取盘意;木有本,水靠源,拳重根基”。盘根由宋公于1892年左右在宋家一杏木方桌上创成。最少步数为三步一圈。初为六路,后来为八路,或更多。
第三、贡献为对练“十六把“即十六招势。此十六把以心意拳直趟为主,兼融大极及盘根。
第四,独创翼德大枪。共九趟。此趟大枪除有独立的枪功技艺外,又是大增心意拳内劲基础功法。
第五、十二形之增新及开华。心意拳中十二形甚保守,在李能然的诸弟子中,多数不齐全,不统一。若论最完整且精妙者,当数宋世荣所传。在1935年成立的太谷国术馆中,即由宋世荣之高足宋铁麟独传十二形。河北形意中十二形则不统一。还有将比五行拳早百余年的四把拳窜作十二形之鸡形者(已近百年,似已习惯)。宋公对十二形之增新与升华,主要为创有能充分展示身法之束展、升伏及旋拧的新势龙形,并在蛇,燕,鹤等诸形中尽显精功。
贡献最大处,则在研练出超凡之抖绝劲。所谓抖绝劲,即在发劲的终点处,有震荡之象。此震有整体与局部之分。整体震荡主要由发劲与回反劲的时间微差所致,向前发劲时,灵步桩之后腿前蹬之劲稍先于前腿向后撑的平衡劲,使身躯震荡;发完劲放松时,后腿仍稍先于前腿放松,身躯自呈回返之势。在整体基础上的局部震荡以肩为主,发劲时,前钢肌等能将向胛骨前拉两寸余,放松后此肩自动复位。这正是门发劲的显明特点。此劲已由(内功经》“劲决”公诸于世。发抖绝巨力须由明师指点。宋公之艺传予子侄宋虎臣、宋青山、宋晏彪、宋铁麟,太原任尔琪、清源贾蕴高、晋军军长王鹏昌及骑民师长赵守钰等,近二十名弟子,个个武功超众。

宋公长子宋虎臣,1881年出生,承家传,功纯底厚。外表文雅,一旦较技。即令惊奇。1939年虎臣先生去晋中榆次北门里之义行长花布庄作客。此布庄由当时政部长孔祥熙之族弟孔祥麟开设。孔祥麟为太谷车氏心意拳吕学隆(名三光)之弟子。相谈间,恰逢当地武魁范儿望到场。范者年30余。身魁梧,执理与宋相试技。范猛扑上来,突发一掌。虎臣先生微施“挑”领,左化右发,身形一抖,即使范者腾空而起,猛撞墙上,钢地平祥麟事后言:“原最时来先生功力屋厚,神力!”时在场的市庄服员李某合,见范被重发而出。但并来看清是如何发的,正如(举经》所内:“举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宋虎臣创有对练十面理伏、战斗大枪、战斗剑,曾任教于晋军第三军,兼该军执法督战总队长。宋先生1947年去世,其徒董秀升、刘实君等均为武界名家。
宋公次子宋青山,生于1885年。得家传,艺超群,父逝后,入空门至京广济寺,兼传宋门心意拳。适值北京“大刀王五”之师弟董子英,也出家该寺,遂成宋青山之艺徒。而后宋青山返晋至省城太原双塔下之“十方院”。八十而终。董子英还俗。
宋公胞侄宋晏彪,乃宋世德之长子。1881年出生,身高力宏,远近闻名。宋公与胞弟宋世德各有两子,两长者同年生,两次子与长者机相隔四年亦同年生。按行序,宋虎臣为长,宋晏彪为次,宋青山为末。自宋世荣谢世后,下一代兄弟四人仍共居一处。而宋青山步人空门。宋晏彪则不慎闹了“嗜好”(即吸大烟),于1930年仅50岁即离开世间。
公之胞侄宋铁麟,乃宋世德之次子,生于1885年夏,是宋家寿限最高者。铁麟大师承家传,5岁练拳,6岁在河北大兴家中幸得李能然先公之指点,7岁随父迁晋。因其父宋世德出家,故于15岁拜师伯父宋世荣精习心意拳。1929年去省城大原参加山西省国术大赛。以心意拳“猴形”献技,艺冠群雄,次日省城《华文晚服》显位盛赞宋铁麟之猴形。1930年散打又重挫山西武功名手,大显神功。1935年太谷国术馆建立,孔祥熙捐赠三百大洋,铁麟大师出任馆长兼教务主任,亲传宋门心意十二形。为山西武界培养了一批名家高手。大师严以《内功经》为准而授艺,其山西弟子李宗山(1893-1970年)、吴立孝(1897-1983年)、史一峰(1908-1954年)、苗寿山、田种兰、胡增衡、陈锡荣、赵永昌、张子信、宋光华(铁麟长子)及山东孙福元等,均得宋门真传。
宋公之弟子任尔琪,字玉田,1877年生,大原县南街人,后迁晋祠。17岁拜宋公为师,精习五行拳及盘根。1929年去太原市参加山西省国大赛。以盘根献技,
走转至灵,变势奇异,全场惊赏。大赛百余位名家献艺,报章独载宋铁麟之“猴形”及任尔琪之盘根,遂使宋门殊技彰显。1933年任尔琪出任太原晋祠国术促进会之会长,并编著《内功四经及拳术运义》,由上海印书局印发百余本。书中《内功四经》虽与宋门原本多有出入,然是近百年来最早广传宋门四经者。1945年任公谢世,其弟子有王雄、王敏、河连宝(1902-1989)、宋登(1900-1993)等。
宋公弟子贾蕴高,1885年生。山西清源县人。自幼从父习长拳。1900拜宋世荣为师。1918年在上海,为护一山西商客而大败众歹徒。1931年贾持宋79岁遗像,广征赞言,复加宋公传略及(墓志铭)等,汇印成册,名为(宋约斋先生哀荣录)。以颂先公之德高艺绝。1933年,应山东省国术馆之特邀,将往省城济南参与全国武术擂台赛,出任总裁,时有河北形意传人李静斋及姜容櫵等也出任裁判之职。(提起李静斋,有人常将他与《拳意述真》中的李镜斋相混淆。实则两者不仅在名中有静、镜二字之别,而且师承差一代。《述真》中李镜斋称郭云深为师兄,而比孙禄堂长两岁的裁判李静斋则是郭之入室弟子。北京马礼堂言:李静斋与郭之弟子李魁元、刘纬祥之间一直互称是兄弟。李静斋家在保定城隍庙内开酒馆。其弟子李向左与李魁元之弟子马耀南同在济南,共处十余年。马一直称李向左为师弟)。贾蕴高之抖劲精功,深得山东省长韩复榘赞赏,并以盛宴相款待。贾先生既是武功大师又是实业大家及书画家。然不为权势所移,致力爱国业绩,终1940年被敌杀害。其弟子田缜锋是山东省国术馆教务长,高足郝湛如(1900 -1971年)在上海与王子平、卢嵩高等,并称上海武林四杰。
2004年8月26日。是宋世荣先公诞辰155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追念先公为中华武学争创之业绩。(文章刊登于《武魂》杂志200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