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成教毕业,弟弟中途退学,摆摊起步如今身家几百亿

幽默面 2025-03-04 16:23:48

足够大的中国市场,足够实惠的产品,足够强大的供应链,足够坚韧的创始人,总是会不停创造奇迹。

作者:李一年(抱朴财经评论员)

今天(3月3日),蜜雪冰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3月3日收盘,其股价已达29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3.21%,总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张红超和张红甫兄弟合计持有约85.56%股权,两兄弟在一天之内拥有了800多亿港元的身家。

张氏兄弟二人出生于河南商丘的农村,父母务农。

张红超初中没毕业,先是打工,后来去读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成教。弟弟也没读完大学,中途退学,帮助做大了蜜雪冰城。

▲张红超

▲张红甫

2025年1月1日,据港交所文件,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招股书显示,2024年1-9月,蜜雪冰城实现终端零售额449亿元,同比增长21.4%;出杯量71亿杯,同比增长22.4%;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42.3%。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就门店数量而言,蜜雪冰城已经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和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

蜜雪冰城现在是郑州荣耀,河南荣耀。

01 四次被迫搬离是四次起飞契机

张红超生于1978年,今年47岁,瘦瘦高高。

和中国首富钟睒睒一样,他折腾过养殖,养过鹌鹑、兔子,还种过中药,修过摩托车,但基本都不挣钱,他也很苦恼。

考上成教之后,临近毕业,他想再次创业,想起了老家商丘流行的刨冰。

先是偷师,后是自己做实验,一点点改进,然后就是以3000元为起点去创业,他哪里会想到后面会变成几百亿。

最初,在郑州东郊的城中村金水路燕庄里,张红超支了一个小摊,一天的营收只有100多。但是这个小摊后来因故摆不下去,于是到一个学校附近去开店,结果修路被封,又要重新找地方。

第三家店开在白庙市场,因为拆迁,又干不下去了。

第四次,张红超搬到了文化路博颂路的交叉口,这时,蜜雪冰城已升级为六十多平米的店铺,产品也从刨冰升级到了雪花冰,并有了香蕉船、奶昔、冰淇淋等更多选择。

2000年,郑州城镇化市容改造,蜜雪冰城又要搬。

2003年,张红超搬到国资铝厂大院,将刨冰店转型成了“蜜雪冰城家常菜馆”。

张红超创业渐渐有了点起色,但是他的运气不好,恰逢郑州城市化进程狂飙的时段,每次努力积攒的客户都在搬迁中损失殆尽,从零开始。

没有韧性,没有逆商,张红超早就躺平去给人打工了,但是,四次被迫搬离,对张红超而言似乎是四次起飞的契机,他越做越好。

“蜜雪冰城家常菜馆”走的是低价路线:2.5元的扬州炒饭、3元的汉堡、5-6元的荤菜,平常小店,生意火爆。

张红超看到客流量不错,于是在菜馆门口弄了个水吧,继续卖2块钱的蛋筒冰淇淋,就是准备顺便赚点小钱,结果冰淇淋卖得特别好。

此时,张红超才恍然大悟:开什么菜馆啊,就应该卖冰激凌、奶茶。

你看,创业四次搬迁,几年之后才重新确定了主航道,有时候,你不得不相信成功有点靠运气。

如果没有这最后一次搬迁,没有这个不经意摆出来的水吧,还会有后面千亿市值的蜜雪冰城吗?难讲。

02 弟弟放弃学业回家协助创业

弟弟张红甫如今是公司法人。

2007年,张红甫一看公司火了,正在读大学的他干脆连大学都不读了,回家参与创业。这有点比尔.盖茨的意思。

他当时也想明白了,读个大学出来是给人家打工,现在我哥干得很好,不如赶紧回去给自家打工。

当很多人相信“读书改变命运”的时候,张红甫只想抓住自家的机会。

这个英明无比的决定,在18年后将他送上亿万富豪的宝座,身家四百多亿,什么叫认知改变命运?这就是。

蜜雪冰城的冰粥、冰果汁陆续推出,钱越赚越多。

▲蜜雪冰城第一代门店

彼时,美国DQ冰淇凌进入国内市场,5-25元的价格让张红甫非常羡慕,他也想做高端产品,试了一下,以惨败告终。

张红甫明白了:高端化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而是他的虚荣心作祟,用户需要的是消费升级而非价格升级。于是,蜜雪冰城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

2015年,蜜雪冰城继续高歌猛进。

张红甫想大扩张,张红超希望稳健一点,甚至大吵了一架,张红超离开郑州去了海南,临走留下话,让弟弟去巡店,看看加盟商们的情况。

张红甫去安阳地区的标杆型加盟店考察,结果发现看似生意红火的店铺,背后实则摇摇欲坠。

张红甫恍然大悟,回来之后就将当年的战略主题定为“盘根”,全部直营,几乎不开新店,提高加盟店审核标准。

蜜雪冰城又过一关。

03 蜜雪冰城有两个“最”

2017年,蜜雪冰城创立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

2018年,品牌超级IP“雪王”诞生,相关话题社交曝光量超195亿次,IP文化符号超越饮品本身。同年,蜜雪冰城首家海外门店在越南河内开业。

蜜雪冰城一直在做三件事:

第一,巩固并增强供应链。

第二,保持低价,持续下沉。

第三,“雪王”IP成功运营。

蜜雪冰城的供应链有多强大?

在原材料方面,蜜雪冰城建立了覆盖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的采购网络。

数据显示,2023年,蜜雪冰城采购柠檬、奶粉、橙子、茶叶、咖啡生豆各约11.5万吨、5.1万吨、4.6万吨、1.6万吨、1.6万吨。因此,蜜雪冰城能够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价格采购众多核心原材料。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已经成为中国现制饮品供应链领域中生产品类最全和规模最大的企业。蜜雪冰城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拥有五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年综合产能达到约165万吨。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建设的智能工厂拥有60多条智能化生产线,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数字化的工具。

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饮品食材生产的耗损率仅为0.7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仓储体系由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27个仓库组成,为行业内最大。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配送网络覆盖了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超过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4900个乡镇,其覆盖广度和下沉深度为行业内最高。

这么说吧,蜜雪冰城的供应链已经强大到其成本优势超级领先,别的公司很难追上,因为它的很多核心原料都是自己的,其他公司怎么比?

04 蜜雪冰城有三大王牌产品

保持低价就不用说了,蜜雪冰城的核心策略之一就是低价,让几乎所有竞争对手没有价格优势可以卷。

蜜雪冰城有着三大王牌产品:2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6元珍珠奶茶。

数据显示,2024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冰鲜柠檬水销量为11亿杯,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2023年,中国每10杯现制柠檬水中有超过8杯来自蜜雪冰城。

2024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在中国售出约14亿支冰淇淋产品,每十支现制冰淇淋中就有超过三支来自蜜雪冰城。

2024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在中国售出约3.85亿杯珍珠奶茶,中国每十杯珍珠奶茶中就有超过三杯来自蜜雪冰城。

“雪王”就是卷王。

因为成本低,才能下沉,才能搅动乡镇市场。

蜜雪冰城国内57.2%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即幸运咖和蜜雪冰城内地门店数)合计40510家,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以及超过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全国约3万个乡镇中的4900个乡镇。

2024前9个月,蜜雪冰城平均单店日均终端零售额为4184.4元(2023年为4127.8元)。

啥叫接地气?这就是接地气。

蜜雪冰城怎么赚钱?不是靠卖产品赚钱,而是赚加盟商的钱,同时让加盟商也有钱可赚。

按蜜雪冰城官方数据,加盟商毛利率约55%,也就是说,4元的柠檬水,加盟商拿2.2元,蜜雪冰城只拿1.8元。

综合来看,一杯柠檬水单杯总成本约1.2元,总部以1.8元向加盟商供货,每杯毛利约0.6元。

通过自建工厂和物流体系,蜜雪冰城将单杯生产成本压至极限,这个微利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是足够密集的门店网络和源源不断的出杯量。

2024年末,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超4.6万家门店,其中24年全年开店约9000家。按门店数统计,蜜雪冰城已经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现制饮品行业第一(23年末是全球第二)。

蜜雪冰城,实际上做的是向加盟商“卖柠檬”的生意。

05 “雪王”曝光量巨大

另外,蜜雪冰城的IP“雪王”的运营是很成功的。

2018年,蜜雪冰城推出了IP“雪王”,并对其进行人格化运营,开发雪王毛绒玩具、水杯、积木等周边产品,同时,品牌基于“雪王”形象,不断创作多样化的视听内容。

例如,蜜雪冰城主题音乐短片《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由“雪王”担任主角。“洗脑”的主题曲也火遍了大江南北,截至2025年2月11日,“雪王”以及冰城主题曲的相关话题在主要社交平台上的累计曝光量分别超过195亿次及97亿次。

2023年8月,品牌还推出了动画《雪王驾到》,已实现播放量超2.2亿次。此后,在粉丝的支持下,蜜雪冰城又于2024年12月21日推出了另一部动画《雪王之奇幻沙州》。

今时今日,张红超和张红甫已经功成名就,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因为拆迁而被迫搬店,还是因为做高端产品铩羽而归,又或者是2015年大吵一架之后启动“盘根”计划。

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他们自己,他们学历不高,两兄弟都没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但是,20多年的从底层开始的奋斗历程,其实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足够大的中国市场,足够实惠的产品,足够强大的供应链,足够坚韧的创始人,总是会不停创造奇迹。

0 阅读:0

幽默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