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针刺前中后注意事项,远离“扎针恐惧症”

西岩宇 2024-09-30 17:00:39

针灸是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的总称,起源于中国,传承千年,是中医药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脏腑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等治疗效果,以其独特的疗效备受国内外关注,是中华民族的智慧象征。

一起来了解针刺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正确认识针刺法,让针刺治疗更安全、更有效——

针灸前

01不要空腹针灸,空腹针灸容易造成低血糖,发生晕针等情况。另外,过饱、醉酒、过于疲劳、过于虚弱,刚生完气、刚房事后及精神高度紧张时,也不建议马上做针灸。

02针灸需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因此来做针灸时需衣着宽松、便于穿脱。

03皮肤破损或感染:如果皮肤有破损、溃疡、感染等情况,不宜进行针刺治疗。因为针刺可能会导致伤口加重或感染扩散。

04如对金属、酒精、碘伏过敏时,应提前告知医师。

05女性经期、备孕、怀孕、哺乳等情况,应提前告知医师。

06如实告知身体状况:在进行针刺治疗前,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史等情况。这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针刺治疗,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7放松心情:很多人对针刺存在恐惧心理,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在针刺前,患者应尽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针灸中

01施针过程以及留针时可能有酸、麻、胀、痛、沉重感、放射感等感觉,此为正常针感,这是针灸发挥得气效应的体现。

02施针过程或留针期间,若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心悸胸闷、恶心欲呕、出冷汗等情况,别紧张,此为晕针反应,请立即告知医生,取针后平卧半小时一般即可恢复,若是空腹针灸的病人还可饮用温糖水促进恢复。

03留针期间,少与人交谈,少使用手机,尽量做到闭目养神、凝神静气,使自己专注于病处,心到神到则疗效更好。

04留针期间,身体自然放松,尽量保持原本体位不变,留针肢体不宜擅自活动,以免肌肉紧张或者针灸针移位而出现疼痛,因此,如需活动肢体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在医师的辅助下进行活动。

05留针期间,若出现局部怕风怕冷、红外线灯过烫、电针强度变化等情况,请及时告知针灸医生处理。

06电针强度适当即可,要求电针跳而不痛,并非越强越好,当电针一定时间后,部分病人可能会觉得强度减弱,则可告知医师调整强度。

07留针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特殊的针法或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医生会适当延长留针时间1-2小时不等。

08针灸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我们的身体状况,若针刺留针过程中有不适感觉,应以自身感受舒适为主,及时告知医生调整针刺的刺激量(深度、角度等)或起针(拔针)。不要勉强自己,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不适症状。

针灸后

01针灸后需注意保暖防风,忌饮酒、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02针灸后洗澡时间:一般毫针针刺2小时后可洗澡,不要泡澡;如有拔罐治疗需4小时后可洗澡;如有火针、放血、埋线治疗需24小时后才可洗澡。

03针灸后,针刺部位仍有可能遗留1-3小时甚至1天的酸、麻、胀、痛、放射感或沉重感等,属于遗留针感,不必紧张。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饥饿感、肠蠕动加快、乏力困倦、腹泻等情况,也属于机体的正常排病反应,可以多喝温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好好休息一下,此种情况就会慢慢恢复。

04针刺局部出现淤青、肿块、疼痛等情况,是属于正常现象,此为皮下出血或皮下血肿,不必紧张,一般1-2周即可恢复,针灸24小时后局部热敷可加快恢复速度。

针刺法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必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