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金文释读:“杜伯鬲”铭文

神秘的先秦时代 2024-11-03 22:12:31

时代:西周晚期。

尺寸重量:高13.2cm,宽17.5cm,重1.58kg。

器形纹饰:此鬲宽平缘外折,束颈,圆肩,底部近平,足呈兽蹄形,器身三面出戟。肩部饰重环纹。

著录: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殷周金文集成》等。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字数:鬲口沿上铸有铭文17字。

“杜伯鬲”铭文释文:“杜伯作叔祁尊鬲,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注释:

杜:国名,祁姓,唐尧后裔。杜国建立于成王八年(约前1017年),汾水下游唐人作乱,成王发兵灭唐,将唐地百姓迁移到京畿地,建立杜国。杜国亡于公元前714年的秦国。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置杜县。地在今陕西西安的东南部。1975年在西安市出土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兵符“杜虎符”(《殷周金文集成》12109),载有铭文“左在杜”。

伯:排行名,即“伯、仲、叔、季”之“伯”。杜伯,杜国贵族,应是“叔祁”之父或长兄。

叔:排行名,即“伯、仲、叔、季”之“叔”。

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认为铭文中的此字(为行文方便,用A表示)为“祁”字本字。郭老考证说:“杜乃陶唐氏之后,其姓为祁,A即祁本字,从女,(A字左边部分,用B表示)声。B即召伯虎簋(《殷周金文集成》4293)与郾侯载簋(《殷周金文集成》10583)之B字,其读如衹,正与祁近。”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认为郭沫若释读正确,并进一步论证:“《左传·文公九年》记晋文公之夫人有杜祁,足为郭说之证。据此言之,此器乃杜伯媵女之器也。”而王国维、罗振玉等学者却释读为“嫞”。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曰:“A字王忠悫公释嫞,谓即桑中之诗美孟庸矣之庸。毛传:庸,女姓。正义:列国姓庸弋者,无文以言之,今乃得之古金文中矣。”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从王、罗之说,题此为杜伯作叔嫞鬲。本文从郭沫若之说,此乃杜伯为叔祁所做媵器。

“杜伯鬲”铭文大意是:杜伯为叔祁做此祭祀用鬲,祈望子孙后代万年永宝用。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