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金文释读:“肄簋”(戊辰彝)铭文

神秘的先秦时代 2024-10-25 20:34:26

时代:殷墟四期。

著录:《三代吉金文存》6.52.2,《攈古录金文》2.3.86.1,《殷文存》上19.3,《商周金文选》16,《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245—246页,《赛克勒》(1987)521页,《殷周金文集成》4144等。

尺寸、重量:通高16寸、口径21寸5分,重量4.04千克。

器形纹饰:侈口束颈,鼓腹圈足,腹较深,两侧有一对兽首半环耳,长方形垂珥。颈饰短夔纹间浮雕圆涡纹,前后另外加饰浮雕牺首,圈足饰四瓣花纹间浮雕圆涡纹,腹饰直棱纹。

现藏:美国赛克勒美术馆。

字数:簋内底铸铭文5行37字(合文2)。

铭文释读:戊辰,弜师易(锡)肄囗户囊贝,用乍(作)父乙宝彝,才(在)十月一,隹(唯)王廿祀,劦口(上劦下口)日,遘于匕(妣)戊武乙大臸(大字左右腋下各有一个至字)彖一,㚔㫃丮(左㫃右丮)。

注释:

弜:读作jiàng,《说文解字》云:“弜,彊也。从二弓。”弜字,甲骨文和金文常见,常用作族名,如“亚弜父癸簋”(《殷周金文集成》3338)。弜,在此铭文中用作地名。弜师,指弜地的军事长官。

肄:字形左边从“㣇”,读作yì,作为声旁,右边与“聿”近似,作为形旁,可隶作“㣇聿”(左㣇右聿),诸家释读作“肄”。此铭文中,肄作人名,为器主。

十月一:十一月。

囗:字不识。在铭文中用作地名。

囊:徐在国《传抄古文字编》有收录战国“囊”字,与此字形相同。囊,在铭文中用作地名。囊贝,指囊地所产之贝。

廿:谢明文隶作“口”,释读作“曰”,认为:“王口(曰)祀”应该理解为“王令臣下举行祭祀”或“王下令举行祭祀”。本文认为还是应该释读为“廿”较好。唯王多少祀,是商周金文常见句型。如“二祀必卩其卣”(《殷周金文集成》5412)有铭文“唯王二祀”,这类例子很多。“唯王廿祀”,有专家指出是指商王帝辛20年。帝辛即商纣王,商王武乙曾孙。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帝辛在位时间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帝辛20年,应是公元前1056年。

劦口(上劦下口)日:协合的好日子,是商人举行祭祀活动所选的吉日。

遘:《说文》曰:“遇也”。

匕戊:即“妣”和“戊”的合文。妣戊是商王武乙的配偶。

武乙:商朝第二十七任君王,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147年—公元前1113年。武乙之子为文丁,文丁之子为帝乙,帝乙之子为帝辛商纣王。

大臸(大字左右腋下各有一个至字):谢明文《商代金文研究》释读作“大䀠”(大字左右腋下各有一个目字),认为是妃匹义。妣戊为武乙配偶,“妣戊”和“武乙大臸”属于同位语关系。

彖:《说文解字》云:“豕也。从彑从豕。”豕,《说文》云:“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彖,在铭文中用作牺牲名。

㚔:族名。金文常见,如“㚔父乙鼎”(《殷周金文集成》1540)、“麑㚔父辛卣盖”(《殷周金文集成》5084)铭文“麑㚔父辛”等。张懋镕《再论“周人不用族徽说”》(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第117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据“苏勹黄(外勹里黄)壶”铭文,推断㚔族为妀姓。“苏勹黄(外勹里黄)壶”(《近出》967,《新出》677)铭文:““苏勹黄作壶,勹黄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㚔”,器主氏名为“苏”,私名为“勹黄”,铭末族徽名为“㚔”,说明“苏”氏出自“㚔”族。据文献记载,苏氏为妀姓,故“㚔”族为妀姓。

㫃 丮:㫃字左下一个 丮,陈剑先生认为“㫃 丮”字系“爯旂”之“爯”的表意字。见陈剑;《殷墟卜辞的分期分类对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第402—414页,线装书局,2007年。

㚔㫃丮:合文字,旧以为是一个字,释作“旅”。谢明文《商代金文研究》认为:“㚔㫃丮”是由“㚔”与“㫃丮”组成的复合族名,“㚔㫃丮”族应是“㚔”族的分支,“㚔”族为妀姓,“㚔㫃丮”族亦是妀姓。金文有证,如“妀言女(左言右女)簋”(《汇编》397)铭文“作妀言女(左言右女)宝簋,子子孙孙,其永宝用,㚔㫃 丮”。妀言女(左言右女)当是女子称谓,“妀”是姓,“言女”是女子名,“㚔㫃丮”是族徽铭文,如“祖丁㚔㫃丮甗”(《集成》806)铭文:“祖丁㚔㫃丮”。

“肄簋”铭文大意是:商王帝辛(商纣王)二十年十一月戊辰日,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妀姓㚔㫃丮族的肄,因参加了商纣王祭祀先王武乙及配偶妣戊的活动,受到弜地的军事长官的赏赐,赏赐物有囗户囊贝,于是肄作器以祭祀他的父乙。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