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惊魂后,德国大选悬念丛生,魏德尔手握“三板斧”

万象洞察 2025-02-20 11:21:47

据国际在线报道,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在 2 月 13 日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小汽车冲撞人群事件。当时,参加罢工集会的服务业工会成员正沿着市中心的道路游行,谁也没想到,一辆小汽车突然加速,撞入了队伍的末尾。这起事件造成包括儿童在内至少 30 人受伤,驾驶员随后被捕。经调查,嫌疑人是一名 24 岁的阿富汗难民,2016 年进入德国,持有效居住许可,还有涉毒和盗窃的前科。警方认为这是一起蓄意袭击,一些迹象显示嫌疑人怀有 “极端主义动机”。这起事件的发生,距离德国大选仅剩不到 10 天,让原本就紧张的选战氛围变得更加凝重。

在德国,大选的钟声即将敲响,2 月 23 日,这个日子将决定德国未来的政治走向。而在这场激烈的政治角逐中,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党首魏德尔异军突起,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

魏德尔的支持率一路飙升,如今已在民调中遥遥领先现任总理朔尔茨 7%。她的崛起,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这不仅预示着德国政治版图可能迎来巨大的变革,也反映出德国民众对当前政府的不满情绪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魏德尔(资料图)

回顾朔尔茨政府的执政历程,在经济和民生方面的表现确实难以让民众满意。自 2022 年能源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临时措施来缓解民众生活成本的压力。然而,政府内部却陷入了 “红绿灯” 联盟的内斗之中。社民党希望在援助政策上更加谨慎,而绿党为了迎合美国的 “盟友政策”,不断呼吁加大资金投入。这种内部分歧导致的结果是,德国投入了约 440 亿欧元,成为了欧盟对乌克兰的最大资助者,可自身的经济却遭受重创。德国的 GDP 连续两年下降,国内企业产值也降到了四年半以来的最低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德尔提出的竞选纲领直击朔尔茨政府的 “痛点”。她主张 “重启北溪管道”、“拒绝对俄制裁”,这些主张直接戳中了朔尔茨 “战略模糊” 的执政弱点。魏德尔的 “逆袭” 并非偶然,她手中握着的 “三板斧”,每一招都切中了德国社会的要害。

魏德尔(资料图)

第一招,她将矛头指向移民问题。随着德国居民突破 8400 万大关,近 3 成有移民背景。在过去 10 年的 600 万移民中,超过 250 万来自乌克兰、叙利亚等战乱国家。魏德尔高呼 “我们不需要为别人的战争买单!”,这一言论精准地击中了德国民众内心的焦虑,使得选择党的支持率飙升到 20%。

第二招,魏德尔打出了 “减税 + 去官僚化” 的组合拳。她承诺每年减税 1820 亿欧元,并简化 500 项行政流程。在民众看来,比起朔尔茨空谈的 “2030 议程”,这些实实在在的实惠更具吸引力。

第三招,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招,魏德尔改变了对中俄的态度。她公开表示,有必要恢复与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和外交关系。在她看来,德国与邻国以及中俄等大国关系的恶化,都是过往政策导致的。她还将恢复中德科技合作写入政纲,承诺为在华德企提供税收优惠。这种务实的态度,让选择党的支持率又提升了 1 个百分点,达到 21%。

尽管魏德尔个人支持率颇高,但德国的政治格局依然复杂。根据德国民调机构的数据,基民盟以 31% 的支持率领先,社民党也以 15% 的支持率紧追不舍。为了增加胜选的筹码,魏德尔积极拉拢 “外援”。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资料图)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成为了她的第一个有力支持者。在与魏德尔详谈后,欧尔班公开表示,因为选择党与人民站在一起,所以它代表着 “未来”。

在美国方面,马斯克对选择党的支持早已不是秘密。马斯克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一句 “德国选择党是德国最大的希望”,让选择党的支持者们兴奋不已。甚至有德媒宣称,马斯克或许将拿出上亿美元来帮助魏德尔 “胜选”。虽然马斯克进行了 “辟谣”,称没给那么多钱,但言外之意还是承认给了钱。马斯克的举动,无疑将美国 “插手” 德国内务的行为暴露无遗。

而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行为更是将美国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直接拒绝了与朔尔茨的会晤,转而密会魏德尔和基民盟候选人默茨。这种赤裸裸的 “外交羞辱”,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对德国政局的全新布局。万斯的举动被解读为特朗普 “美国优先 2.0” 的延伸,与其扶持一个亲美但无能的朔尔茨,美国更倾向于押注更务实的右翼势力。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不得不说,魏德尔的三位强援,确实有可能助力她成为德国的 “新王”。即便朔尔茨明确表示外界对选举的干扰不合适且不接受,但似乎也难以改变这一局面。

从德国的经济数据来看,2024 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逆势增长 12%,汽车业 40% 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这足以说明中国市场对于德国经济的重要性。如果魏德尔在胜选后,依然选择追随美欧对华展开 “贸易摩擦”,那么德国经济必然会遭受重创。但如果她能够拒绝在中美间选边站,强调 “德国利益优先”,那么德国有望形成对华 “竞争性合作” 的新阶段。

德国大选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基民盟已放话 “绝不与极右翼合作”,社民党和绿党更誓言 “街头抗争”。无论最终谁赢得大选,德国都必将面临一段时期的动荡。德国需要一位能够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实现经济复苏、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人。在全球化的今天,德国的政治走向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也将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是继续在旧有的政治框架中徘徊,还是勇敢地踏上新的征程,德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等待着命运的抉择。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