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当中,当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前线对峙的时候,司马懿为了逼诸葛亮退兵,就想到了在诸葛亮背后捅刀子。

恰好当时在蜀汉内部,李严正好对诸葛亮十分不满,而且他正在负责给诸葛亮提供补给。于是,司马懿就联系了李严,让李严用后勤补给,来掣肘诸葛亮,以此来达到争权的目的。
于是接下来,李严在运输补给的时候,多次进行推诿。后来,当李严麾下的运粮官苟安,运粮到前线之后,诸葛亮又发现,运来的粮草严重不足,所以就打了苟安一顿。再之后,因为粮草不足,诸葛亮就只能再次撤兵了。
请注意,以上这些,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编出来的!

在正史当中,压根就没有苟安这个人!
而且,从正史记载来看,司马懿当时是否真的联系过李严,利用蜀汉内部矛盾,逼诸葛亮退兵,这件事其实也存疑。因为从后来的很多事情来看,李严大概率只是想争权,并没有想要叛国。
但即便如此,当诸葛亮开始和司马懿对峙之后,李严和诸葛亮的矛盾,还是迅速凸显了出来。

公元231年,五月,随着诸葛亮和司马懿几次试探性交手,双方都没有取得太大成果。而因为补给问题,此时诸葛亮就下令,逐渐退兵到卤城一带,司马懿也同时派兵抵达卤城周围。
卤城之战,就此爆发。
三国时期的卤城,就是今天的甘肃盐官镇一带。在之前的几次北伐当中,诸葛亮也曾经多次在这里用兵。对于这一带,魏蜀两方都很熟悉。
而当双方在卤城对峙的同时,身在汉中的李严,首先出问题了。

按照《华阳国志》记载,之前诸葛亮除了让李严负责后勤补给之外,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当自己在岐山一线,牵制住魏国西线主力之后,由李严出兵断其后道。
简单来说,就是让李严走其他方向,奇袭关中。而一旦关中腹地出了问题,司马懿带兵回防长安,诸葛亮的机会就来了!
但显然,当时出于种种考虑,李严并没有采纳这个计策。

而这样一来,诸葛亮就只能单独在卤城一带,和司马懿正面死磕了。
对于接下来卤城之战的细节,史书上存在很大争议。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当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卤城打了一仗,但谁都没能奈何对方。而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当时诸葛亮是大获全胜,蜀军斩首超过三千,缴获铠甲和武器若干。

但按照《晋书》的说法,则是司马懿大获全胜。司马懿不光正面击溃了诸葛亮,而且斩首俘获超过了万人!
这三种记载,差别实在太大,所以后世实在是不好判断,这一战具体真相如何。
但显然,当时在卤城这边,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肯定是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厮杀。

而这一战结束以后,因为当时蜀汉方面,粮草严重不足,李严压根就没把补给给运过来。于是,诸葛亮只能下令,让蜀军缓缓撤回汉中。
但接下来,就在蜀军撤退的路上,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诸葛亮撤退的同时,那位魏军老将当中硕果仅存的张郃,忽然就带兵追了上去!

而且,对于当时张郃出兵追击的细节,《魏略》当中有明确记载。按照这个记载,当时是司马懿下令,让张郃前去追击。对于这个命令,张郃表示拒绝,认为‘归兵勿追’。但结果,司马懿强行下令,以统帅的身份,强行让张郃前去追击。
结果,就在追击蜀军的路上,张郃在途经木门道的时候,忽然遭遇了蜀军的埋伏。结果,这位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就这么死在了蜀军的乱箭之下。
张郃的死,对于魏国这边,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因为自此之后,不光宗亲这边断档了,就连开国老将这边,也彻底没人了。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出身于魏国士族,或者依附于士族的将领,将会成为魏国的主流。
这对于魏国未来的历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当然,魏国那边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说,先说蜀汉这边。

蜀汉这边,当诸葛亮退回汉中,李严并没有罢手。相反,他借着诸葛亮退兵的机会,继续搞事情了。
之前诸葛亮在和司马懿对峙的时候,李严曾经主动派人给诸葛亮传话,说后方天气不好,运粮太难,让诸葛亮及时撤兵。于是,诸葛亮这才撤了回来。
而诸葛亮撤回来之后,李严却又迅速开始逃避责任。他先是装出了一副无辜的样子,说军粮明明是充足的。然后,李严又找了一个叫岑述的督运官,说他运输不利,想要把责任都推到他的头上。

除此之外,李严还反过来说诸葛亮擅自撤兵,贻误了战机。同时,李严还给刘禅上奏,说之前的撤退,只是为了吸引敌军主力过来追击,他不是真想让诸葛亮撤退!
这一下,诸葛亮忍不了了。
‘我在前线拼死拼活打仗,你却用这种手段来恶心我?’
‘就算你想争权,可是你这种罔顾国家而不顾的做法,我岂能容你?’

此后,诸葛亮果断上奏,弹劾李严。而弹劾奏疏当中,诸葛亮说的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让李严完全没有了狡辩了余地。
于是最终,李严被一撸到底,所有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全部剥夺,直接贬为平民,流放梓潼。就连他的儿子,也被直接收走了兵权。
不过,对于这位昔日的同僚,诸葛亮到底还是没下死手。或许,在诸葛亮这种段位的人眼里,他也不认为李严配做自己的政敌,所以也没必要斩尽杀绝。

所以,李严被流放之后,诸葛亮并没有杀他。而李严的儿子李丰,虽然被剥夺了兵权,但还是被改任为从事中郎。甚至在诸葛亮去世后,还官至朱提郡太守。
这样的结局,在古代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当中,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光看李严做的这些事情,如果换做其他权臣管事,估计早就被斩草除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