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武则天之后,再也没有女性能复制她的成功,再次称帝?

访风聊历史 2025-04-15 19:48:41

在武则天之后,之所以没有女性能够在成功称帝,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下面的大臣们发现:支持一位女帝登基,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就算成功了,收益也远小于回报,甚至可能为自己招来灭族之祸!

没好处的事情,谁愿意做呢?

这个问题,其实得从武则天的称帝过程说起。

武则天的故事,最初开始于一段宫斗。当年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搭上了李治。而李治登基后,武则天又被李治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并且给李治生下了儿子。

一直到这里,武则天的故事,其实还都属于常规的宫斗剧情。

但接下来,在武则天成为妃子之后,她的故事,开始从宫斗变成政斗了。

简单来说,在李治登基之初,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些贞观老臣,掌握了大量的权力,严重威胁了李治的皇位。

见到这一幕之后,武则天就开始利用这个机会。后来,她拉拢了很多出身寒门的官员,组成了一个‘寒门官员派’,帮助李治制衡那些贞观老臣。

就这样,在这次政斗当中,武则天成为了当时唐朝寒门官员的最高领袖。而且后来,她带着这些寒门官员,还帮李治斗倒了长孙无忌,彻底掌握了大权。作为回报,武则天自己成了皇后,而那些寒门官员,也纷纷被加官进爵。

到了这个时候,武则天有了自己的第一批政治班底。

但接下来,这批最初支持武则天的大臣,结局却普遍不容乐观。

在这批最初支持武则天的大臣当中,比较重要的大概有两个。一个是许敬宗,另一个是李义府。在李治时代后期,许敬宗得以善终,但却被后世打上了奸臣的标签,几乎是‘遗臭万年’。

而李义府则是更惨,他最后直接被流放,抑郁而终。

另外,在武则天掌权之后,她对于自己家人的态度,也很糟糕。她的两个哥哥,几乎全都被她给流放贬黜而死了。

当然,对于这些事,当时大家也都比较能接受。毕竟,许敬宗和李义府,确实不算什么清流名臣。尤其是李义府,更是做了不少坏事。而武则天的哥哥,早年把武则天赶出了家门,双方本就有仇。武则天报复他们,似乎也理所当然。

但接下来,到了李治去世之后,情况开始逐渐不一样了。

在李治去世之后,武则天成了皇太后,她的儿子李显做了皇帝。同时,李治还让裴炎、郭正一、刘景先等几位大臣,帮忙辅佐朝政。

因为武则天的手腕比较强,所以很快,这几位宰执大臣,就都成了武则天的政治盟友。他们也乐于和武则天结盟,因为架空皇帝之后,能让他们这些宰执的权力更大。

而接下来,面对武则天的强势,李显就想通过扶持自己媳妇韦氏的家族,和武则天对抗。再之后,武则天刚刚察觉到这个苗头,就果断联合几位宰执,发动了政变。她废了李显,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做皇帝。

在这场政变当中,那几个武则天的宰执盟友,几乎都支持武则天。

但问题是,在武则天掌权之后,他们却很快遭到了武则天的政治清算。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挡了武则天继续掌权的路!

后来,裴炎被当街斩首,郭正一被酷吏诬陷处死,刘静先死于狱中。包括政变那天,帮助武则天封锁皇宫的将军程务挺,也被武则天斩首于军中。

总之,帮助武则天发动政变废帝的这些人,没有任何一个得到好处的。

再后来,在武则天当上太后之后,她又重用酷吏,鼓励举报,清算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同时,对于敢起兵反抗的人,武则天直接以武力镇压,全部处死。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酷吏和将军,再次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

在他们的支持下,武则天完成了最后的集权,最终在公元690年,夺过了自己儿子李旦的皇位,自己做了一代女皇。

但再之后,当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以周兴和来俊臣为首的酷吏,全部被她推出去给自己背锅,一个比一个死得惨。帮助武则天镇压叛乱的李孝逸,后来被武则天的侄子诬陷,流放致死。

而等到武则天做了几年女皇,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之后。这时候武则天忽然发现:自己最佳的继承人,依然还是自己的儿子。所以最后,武则天又再次立当年被自己废掉的李显,做了自己的太子!

等到李显被再次立为太子之后,没过几年,下面的大臣就发动了神龙政变,逼武则天禅位。所以最终,武则天还是把皇位还给了自己的儿子。而李显登基之后,当年帮武则天掌权的那些人,后来,也就被陆续清算,基本没人能平安落地。

至此,帮助武则天夺权的这批人,彻底团灭了。

因为武则天的案例太过典型,所以后来,每次有女性执政者走到太后的位置,打算再进一步的时候,大家都会想起武则天的这段历史。然后大家会意识到:就算我帮你成功称帝,最后你还是得把皇位还给你的儿子。而你的儿子登基之后,还要再次清算我。

说到底,如果一个投资,风险超高,回报又特别有限。那么这个投资,自然没人愿意做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