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坎坷的皇后,经历两废两立,为宋朝续命52年

趣史談过去 2025-03-06 13:33:09

她是大宋的功勋皇后,为宋朝续命52年,她16岁入宫,24岁废黜后位,历经两立两废,两次垂帘听政,却没有想过自己当皇帝。她就是宋哲宗赵煦第一任皇后孟氏。

公元1096年,宋哲宗赵煦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为由,将孟皇后废黜,封为“冲真道人”,幽禁在瑶华宫。这让孟皇后的心中充满了委屈和不甘。不过正是这次被废,让她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孟皇后16岁入宫,她的入选,只因她的家世不显赫。当时的高太皇太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特意挑选没有显赫背景的女孩入宫,孟皇后便是其中之一。

她的皇后之位,是高太皇太后指定的,直接就是天胡开局。但宋哲宗开始对她并不认可,他不喜欢孟皇后,甚至对她充满了厌烦和排斥。这种情绪,源于他对奶奶高太皇太后的反感。

高太皇太后为了培养他成为有道明君,对他管教严格,这让年少的宋哲宗心中充满了怨气。而孟皇后是奶奶选定的人,自然成为了他怨气的发泄口。

公元1096年,孟皇后4岁的女儿不幸染病。在御医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她求助于略懂医术的姐姐。姐姐建议她找一位得道高僧施法术救孩子。

但这一举动被宋哲宗视为巫蛊之术,成为了他废黜孟皇后的理由。孟皇后被贬到瑶华宫,开始了她女道士的生活。

公元1100年,宋哲宗意外病逝,他的弟弟赵佶继位,史称宋徽宗。宋徽宗继位大赦天下,孟皇后被接回宫中,尊为“元祐皇后”。

仅仅过了一年,孟皇后再次被废黜,重新回到瑶华宫。这一次,她的心态变得更加平静。对于与世无争的她来说,在瑶华宫的清静生活,或许是一种解脱。

在瑶华宫的20年里,宫中发生了许多事情。宋徽宗赵佶即位后,重用蔡京、童贯等奸佞之人,自己又昏庸无道,导致国家陷入动荡。

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宋朝京都洛阳,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众多王侯大臣、皇后、公主、嫔妃被押往金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

而孟皇后,因为被废黜,不在名单之列,从而躲过一劫。金人离开后,他们选了宰相张邦昌作为傀儡皇帝。

张邦昌不愿当这个皇帝,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便把孟皇后请了出来,恢复她“元祐皇后”的尊号,并请她垂帘听政。

面对突如其来的复位和垂帘听政,孟皇后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但她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情绪中,而是想着怎样让赵宋王朝延续下去。

她得知康王赵构还活着,便立刻写信联系赵构,并以皇太后的身份,拥立赵构为帝,即宋高宗,也就是南宋的开国皇帝。

赵构称帝后,孟皇后便交出了政权,被尊为“元祐太后”。宋高宗的南宋朝廷,面对金兵的强势,选择了放弃中原,迁都扬州,又因金兵追赶,逃往杭州。

公元1129年3月,大将苗傅和刘正彦因不满宋高宗的逃跑态度,发动了政变,逼赵构退位,史称“苗刘兵变”。赵构只得退位,由3岁的皇太子继位。

孟皇后再次被迫出来垂帘听政,她一边安抚苗刘二人,一边暗中召见大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让梁红玉带兵勤王。

最终,在孟皇后以及梁世忠率领的宋军里应外合之下,平定了叛乱。孟皇后再次退出,将权力交给宋高宗赵构。

经过两废两立两次垂帘听政,孟皇后不但保住了赵宋王朝,而且也为自己赢得了赵构的尊重。

公元1135年,孟皇后去世,终年59岁,被谥为“昭慈圣献皇后”。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