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一般来说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赚钱养家,女子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孩子,很少有女子出门挣钱的。但有一位传奇女子,她20岁守寡,将家族企业重担抗在肩上,年仅42岁便离世。在她生命的20年里,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善良的品质,将一个落魄家族打造成800里秦川无人不知的商业帝国,身家上亿,她就是陕西女首富周莹。

1869年,周莹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她的父亲周海潮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在父亲的影响下,周莹自幼饱读诗书。17岁那年,她嫁给了陕西吴姓大户人家,公公和丈夫都有官品,周、吴两家是世交,这桩婚事可谓门当户对。
然而婚后不久,周莹的公公在外出途中不幸遇难,身体孱弱的丈夫也相继去世,20岁的周莹成了无依无靠的寡妇,家族的生意也无人打理。面对家道中落,周莹不得不打破祖制,开始接手吴家的生意。
在她的努力下,吴家重新做起了盐商生意,商铺遍及全国,还在全国设立了7个总号。不仅如此,吴家还涉及茶叶、棉花、蚕丝、药材等生意,都做得非常成功。
周莹还特别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遇到老百姓受灾,她会把自己家的粮食拿出来,熬粥来救济灾民。

周莹能做到这么成功,与她的个人能力和待人之道有关。周莹接手后提高了忠于吴家伙计的工资,对心怀叵测的伙计,直接解雇不再雇佣。
她还让所有员工参与入股,这样一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挣得越多,自己分红就越多。例如,小伙计年薪10两银子,其中一半作为工资发放,另一半参股分红。这一举措开创了类似现代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先河,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每天拼命的干活。
另外,周莹实行退休制度,只要在吴家干了一辈子,到老后由吴家出钱给他们养老。比如到了一定年纪干不动了,就可以领取退休金,甚至去世后,其后代仍可领“阴俸”。这些都体现了周莹的有情有义。
而且周莹做生意一诺千金,把信誉视为生意人的根本,从不食言。当时陕西流传一句话:“哪怕没有契约,只要当家的说了,就能信。”凭借极高的信誉,周莹让家族生意遍地开花。

不仅如此,她还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1900年,慈禧在西安避难时,周莹向太后提供了10万两白银,慈禧也因此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并收她为义女。《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又向太后进交白银,共度国难,慈禧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
周莹20年如一日的经营生意,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她都给回绝了。就在吴家生意最鼎盛时,她因操劳过度,年仅42岁便英年早逝。因无子嗣,她未能埋入祖坟,被葬在离祖坟200米的地方。
周莹的一生,不仅是一部商业史,更是一部女性奋斗史。她的商业理念、个人品质和社会贡献,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学习。后人在撰写县志时,对她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