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解放之际,汤恩伯亲自引导我党一名地下工作者离沪

流年似水梦如梭 2025-02-19 20:06:49

1949年,革命形势明显倾斜,国民党不停后退。党组织决定,把策反汤恩伯的任务交给了地下的一名特工。真是没想到,他没策反成,汤恩伯竟然把他毫发无伤地送出了上海。这是怎么搞的,这名特工到底是何方神圣?

陆久之的地下“工作”陆久之,1902年出生,来自一个官宦家庭,他是陆翰——五省联军军法处处长的公子,还曾经是蒋介石的“驸马爷”。他与国民党高层关系复杂,却也为我们的地下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陆翰原希望陆久之能继承家业,让家族荣耀延续,但陆久之却对这种骄奢生活感到厌烦,对新兴的进步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

1924年,我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蔡叔厚,他那时已经是地下党员了。我们后来一起在上海成立了绍敦电机公司,并且公司里还设了一个秘密电台。1927年,徐梅坤推荐陆久之去周恩来领导的上海总工会工作,之后,靠叶剑英的关系,陆久之又进了上海招商局。

陈赓在上海治疗腿骨折的时候,不小心泄露了藏身之处,国民党反动派得知了这个消息。陆久之赶紧通风报信,陈赓和地下党同志们得以迅速转移。陆久之竟然直接把陈赓接到自己家里住,陈赓可是蒋介石下令悬赏捉拿的要犯。陆久之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把他藏在家里,让他安全地避开了追捕。陆久之后来去了日本留学,同时上海的《申报》请他担任驻东京的特派记者。他利用这个身份,进出很多高档场合,认识了很多军政界的人,帮我们党收集了许多重要情报。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借口为日本人考虑,用他们的资金创办了晨报,并担任社长。那几年,他利用这份报纸悄悄为地下党组织搜集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情报。日本人后来虽然发现了不对劲,但也就到此为止,停刊了事,没有深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试试别的路吧。陆久之利用他早前跟日本海军的关系,弄到了不少物资的进出许可。共产党需要的物资,就是靠他的操作,悄无声息地从敌人的监视下运进来的。

事情总有意外,陆久之不久就被日本宪兵司令部注意到了,他们没说什么就直接把他抓进了监狱。尽管如此,陆久之坚决否认自己和共产党有任何联系,怎么都不松口。日本宪兵找不到他与共产党的任何联系。他日语流利,还得到了日本海军武官府朋友的帮助,因此不久后就被无罪释放了。

蒋介石的“驸马爷”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陆久之在上海担任接收大员,还挂着第三方面军少将参议的头衔。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地位,自然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蒋介石的养女陈瑶光和陆久之互生情愫,不久便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样一来,陆久之也就算是蒋介石的女婿了。

陆久之现在的身份非常特殊,他不仅能在国民党高层中自由走动,连汤恩伯这位第三方面军的总司令都对他特别尊重。在日本留学那会儿,他们俩是同班同学。汤恩伯想考进士军官学校,可是找不到门路,幸亏陆久之用他父亲的关系帮了大忙。

他们直接帮助汤恩伯飞黄腾达,使他成了蒋介石的三个心腹之一,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成为了一位地方上的实力派。他对陆久之的帮助特别感激,甚至把陆久之当作最亲近的朋友和兄弟,这无形中为陆久之日后策反汤恩伯创造了机会。

全力策反汤恩伯就在汤恩伯打算在上海大干一场的时候,陆久之忽然接到了中共中央交给他的一个任务——策反汤恩伯。他清楚,这个任务既重大又充满风险。之前汤恩伯的军师周天缪试图劝他起义,结果没成功,还被人暗杀了。另外,汤恩伯信任的陈仪也劝他起义顺应民意,结果却被他出卖给了蒋介石。

这两件事说明汤恩伯死脑筋,只要蒋介石在,他就不会起义,他对蒋介石特别忠诚。陆久之没有硬闯,就靠着他们的“兄弟关系”,在汤恩伯家连等了好几天。他上门好几次都没碰上汤恩伯,直到某天半夜才终于堵住了他。

汤恩伯问陆久之有什么事,陆久之回答:“我挺担心现在的局势的。一旦国共合作没戏了,共产党军队可能会过江,总司令打算怎么应对这个局面?”陆久之听他讲完后,心里明白汤恩伯其实没底,他那番话只是在给自己打气。陆久之马上提到了傅作义起义的事情,想听听他的看法。

汤恩伯突然表情凝重,他问我:“你听说了吗?傅作义现在不知去向了。”陆久之告诉汤恩伯:“上海现在谣言到处都是,别太当真。我听说傅作义在共军那边待遇挺好的。”汤恩伯听后显得有些不安,连声说需要好好考虑一下。陆久之见汤恩伯说话有些吞吐,就没再追问。第二天一早吃饭时,汤恩伯说了句含糊不清的话,这让陆久之感到事情有了转机。

陆久之催促他赶紧起义,希望他能成为像傅作义那样的起义将领。那时候,蒋家的势力已经岌岌可危,没有人能够再让它起死回生。正要成功的时候,蒋家父子突然出现,汤恩伯的心又坚定了,他还是不敢行动。结果,蒋介石找了个借口,直接把他带走谈了话。汤恩伯后来希望陆久之能陪他去台湾,陆久之却没答应。结果,汤恩伯只能把陆久之送出了上海。

由于蒋介石的插手,策反汤恩伯的任务不得不停下来,后来两人就再也没机会见面了。1950年,陆久之再次接受地下党的派遣任务,去了日本。他的任务是策反国民党驻日的军事代表团。陆久之最终顺利完成任务,没让党组织失望。在2008年,这位长期在中共隐蔽战线奋斗的党外人士辞世了,他已经106岁高龄。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