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我们说要会看馆藏,第一步是会认料子。
不是去搞明白究竟用的啥料,而是通过大量上眼上手,熟悉高古玉的料质感,为何如此?
经过几千年地下埋藏,入土时候的料质感与出土时候的样子,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就是熟。我们说高古玉鉴定七字箴言的第一条,就是玉料要老熟。
这个熟字,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同玉材、不同时期、不同坑口,给我们的熟感,差距很大。
比如红山河磨料的熟,与商周地方料的熟,再与汉代和田籽料的熟,不一样。
但不论如何,老熟感是一定要有的,一是玉质内部的疏松感,尤其对年份比较久远的地方料,格外容易出现这种“糠”的状态。
二是胶冻感。战汉时期的新疆和田玉,常会出现胶冻感,如同果冻,充水感、透光度都增加。这是料子的区别加上时间产生的视觉效果,格外漂亮。
如何学习高古玉的熟,还是那句话,看馆藏,这是不变的真理。
鉴定是眼学,这种千年的料质熟透感,如果不大量看馆藏出土器物的样子,我们如何形成自己的认知?
难道听听专家的观点,就会看了吗?
完全不是。
而且古玉老熟与皮壳老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料子越差,皮壳越沧桑。
料子越好,皮壳相对更干净,但是包裹更明显。
这也是高古玉复杂的地方。
很多朋友学了几年,好不容易搞明白了祭坑玉器的皮壳,结果他们把这种皮壳状态作为了真品古玉的标准,以为所有高古玉都应该是这样的皮壳。
这是完全不对的,祭坑本身料子就差,加上打磨不够精细,往往皮壳老化特别明显。
但是高古玉精品,尤其精料精工的,后期打磨抛光非常到位,可能会成为干干净净的皮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器如新。
但是能看懂这类东西的人,确实少很多。
今天就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