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提起结婚,一定少不了“谈钱”。
不过,小的方面,像下车费、改口费等等,虽然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差异,但大的问题上,基本相差无几,比如,房子、车子,大都是结婚的“标配”,至于彩礼和嫁妆,除了要根据当地的风俗来定,还要看男女双方的家庭条件。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因地方差异以及风俗习惯不同,带来的不必要矛盾,也为了能有一个“门当户对”的姻缘,婚前的“谈钱”已经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男女在步入婚姻之前,大大方方地谈钱,并没有什么不妥。双方都坦诚说出自己能承受得起的“底线”,既不一味的“狮子大开口”,也不刻意的遮着掩着、或是占一方便宜,敞敞亮亮、开开心心的说个明白,于人于己都是方便。
当然,“谈钱”并不能只“图钱”、只向钱看齐,而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双方沟通的过程中,也要看一看对方的三观、人品。
毕竟,比起物质条件,能遇到一个“好人家”才是根本。
26岁的李方馨在本月初,安排了父母和男友的父母见了面。
提起这次见面,李方馨至今都是掩盖不住的欣喜:“两边的父母都很好说话,也很懂得为我们俩考虑,见过面后,我们的婚事就定下了,今年十一就办婚礼!”
要说李方馨为什么这么满意,还是得从她和男友的家庭背景说起。
李方馨来自普通农村家庭,弟弟去年刚大学毕业,这些年为了供她们上学,父母一直在外做小生意,虽说家里的条件谈不上特别好,但也能称得上衣食无忧。
只是,这样的条件在小地方算是可以,和男友于鹏的家庭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
于鹏是独生子,比李方馨大一岁的他,母亲是市区的高中老师,父亲是当地国企的领导,家境非常不错,可以说于鹏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
不过,虽说如此,但于鹏并没有养成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作风,反而特立独行、笃实好学,从小到大,从没有过任何不良的爱好和习惯。
“我母亲对我的管束比较严格,在吃穿用方面她和父亲能依着我,但在为人品行方面,她从不敢懈怠,总是担心一不留神,我就走了弯路!所以,我交朋友、处对象也从来不看家境,只看三观、人品。”
对于自己的家风,于鹏总是这样说。
当然,这也是李方馨比较中意的一点。和于鹏是大学同学的她,大三时和于鹏在一起,后来,得知两个人家境不太相当,她曾犹豫过要不要放弃这段感情,是于鹏一直鼓励着她,并且一路坚持了下来。
甚至大学毕业后,为了向李方馨证明,自己可以不靠父母就能自食其力,于鹏也随她留在了省会城市,一直到现在,两个人也算是拼出了一些成绩,工作稳定,也攒下了一些积蓄。
在一起的这些年,李方馨见过于鹏的父母两次,虽说他们表示“只要人品端正,我儿子喜欢,我们就没意见”,未曾说过任何反对的话,也未曾有过任何不满的情绪,但李方馨一直都很忐忑,她有些自卑,害怕自己和于鹏走不到一起。尤其是前年中旬,于鹏的父母全款在省会城市买下一套房子后,李方馨更是焦虑。
或许,是察觉出了李方馨的“不自信”,前一段时间她刚过完生日,于鹏就提出,把双方父母约出来商谈婚事,两个人尽快建立一个家庭。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放心,我在乎的一直都是你这个人,这些年,你那么拼,就是为了证明你不比任何人差吧?”
看到于鹏的理解,李方馨感动不已,她思考再三,便答应了于鹏让父母们见面的请求。
见面的地点,在李方馨和于鹏与各自父母沟通后,定在了他们工作的城市的一家中餐厅。
当天,双方父母互相寒暄后,便直接进入了主题。
于鹏的父母表示,婚礼方面,他们完全尊重两个孩子的意见,至于车和彩礼,也可以满足女方的要求,只是房子,不能加女方的名字。
“房子是前年我们全款买给儿子的,而且今年5月初已经交付了,现在已经在装修,只写了儿子一个人的名字,因为是给他准备的婚房,所以还希望你们能理解。以后,两个孩子若是想再买一套,首付方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名字也可以写他们俩,但房贷需要他们自己来还。”
于鹏的母亲如是说道,并且询问了李方馨父母对彩礼和车子的要求。
李方馨的母亲笑了笑,“房子我们能理解,毕竟我们没掏一分钱。以后若是再买一套,我们也能给予一些资助,就算是嫁妆了。至于车子,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还是看孩子们的想法吧,想要什么样的我们也不干涉,还有彩礼,我们这边是12到15万,留一半带走一半,你们放心,闺女嫁过去就是你们的人了,以后我们绝不会给她添丁一点儿麻烦。”
听到这番话,于鹏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后,缓缓开了口:
“既然说到这份上了,那我要说一下:小馨嫁进门前有一个约法三章:
一,车子我们给的预算是15万,若买,写小馨的名字,若是不想买,这些钱可以给小馨,至于彩礼,我们会给15万,留多少带多少我们没任何意见,但这可不代表买断了小馨和娘家的感情,我们也不想如此,因为,一个人若是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别人肯定就更不用提了。只是,以后,孩子们有了家庭肯定要以他们自己家为主,任何一方都不能无节制地去帮衬自己的原生家庭,这是底线。
二,因为我们现在还没退休,所以有了孩子后,我们可能出不了力,但我会尽可能多给一些钱,毕竟我作为奶奶,疼爱孙辈也是自然,当然,有时间了我肯定也会去帮一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不到我们动不了的那一步,我们不会和孩子们住一起,也不会干涉他们的事,也不想让他们对我指手画脚,这是最基本的界限。以后不管是小馨自己带孩子还是找保姆,我都会每月给予一定的补助,但仅限于此。
三,人常说:养儿防老。我们就这一个儿子,现在不打扰他,但晚年肯定得靠他,我们不求老了小馨能对我们多好、多贴心,只希望看在我儿子的份儿上,她到时不会阻止儿子给我们尽孝,或者不因为照顾我们两个老的和儿子闹矛盾、起冲突,当然,你们老了、需要了,我儿子也可以辅助小馨去帮你们,这是他们作为夫妻,最应该有的尊重和理解。
可能他们两个现在觉得这些做起来很简单,但我希望他们以后也能时时地记住,并且做到,毕竟,人一旦结了婚,没有了最初的浪漫,只剩下生活的琐碎,长此以往,难免会心烦意乱,甚至是忘了在一起时的初衷。我也观察了,小馨也是好孩子,很自立、独立,希望她和我儿子可以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于鹏母亲刚说完,李方馨的父母就称赞不已,尤其是李方馨的母亲,很是激动:“亲家,从你说的这些话中,我能看出你是一个明事理的人,闺女嫁过去我们放心!以后我们一定也会时时提醒闺女,让她做个好妻子、好儿媳!我们一定也不会让闺女为难,咱们老的一起守护孩子们的小家!”
如此,婚事便是板上钉钉。
现在,李方馨和于鹏只要有时间都会为婚事做筹备,两个人从拍婚纱照到婚礼的布置,甚至是各种小细节,都一一沟通、反复斟酌,虽然繁琐,但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李方馨很是开心。
当然,她更知足的是,男友和准公婆的深明大义,“他们真的很尊重我,凡事从不强求我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我现在总算明白了男友以前常说的家风,是啊!父母都通情达理的家庭,子女能差到哪里去呢?”
我个人很赞同李方馨的观点:家风和人品比一切都重要。
很多人在择偶的时候,第一反应首先是看对方的家庭条件,以此为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婚姻。
我不否认,经济基础不太好,一时的生活会有些艰难,但过分地看重“物质条件”,对一个人的品行却置之不顾,真的有利于婚姻的经营吗?
有时候,不管是嫁还是娶,与其在“家庭条件”方面过多纠结,不如多考量一下对方的家风和人品。
有一个好的家风,即便是ta一时想走“歪路”,父母也不会袖手旁观;
而拥有一个好的人品,独立、自立、有主见,纵然是父母想要去“掌控”,也很难实现。
遇见这样的人,希望李方馨们学会知足、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