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姑羽化成仙,真身百年不腐,就安放在哑姑殿下的真身洞里

五色石文斋 2021-11-07 08:44:21

从路边的标志牌上可以看出到哑姑山是6公里,到天台山是8公里,真的不是很远。

除了“共力村”的乡村道路稍微窄一点外,剩余都是比较宽阔的柏油马路。盘山公路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由于刚下过雨不久,山头云雾缭绕,俨然人间仙境。正才想着这地方如果住上几户人家,岂不美哉?峰回路转,路边忽见晾晒着金黄的玉米棒子,旁边有七八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可惜房门紧锁,想必主人一定劳作去了吧。门口有“出售土公鸡、鸡蛋”几个字样,说明这里往来的人还是不少。路边偶有山石滑落的痕迹,不过养路工人已经收拾过了,车辆通行不成问题。复前行,约莫十分钟,路边停靠的车辆多了起来,我估摸着应该到了。跟着哥哥把车停靠在路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右边巨石下面的一座土地庙。父母俯身虔诚地跪拜,我也深鞠一躬。路的左手有一排石房子,墙壁全是用石头整体地码起,没有一点水泥和泥巴黏合的痕迹。尽管年久失修,有一间已经坍塌,但不难看出昔日高超的建筑工艺。石房子对面是一排砖木结构的房屋,从铺板门和橱窗可以推见当初是开过小卖部或者住过工人。

沿着朝圣大道,不多远就来到了大殿广场。大殿建造很是威武,正门口有一只三足圆鼎,上有浮屠五层。侧面有一尊四足方鼎,可以焚烧黄表纸钱。旁边建有烛台,烛台下有水池,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不时有道姑过来照看,细心地拂扫着上面的烛泪。大殿正对南天门,哥哥告诉我,我们刚刚走的这条朝圣大道是新修的,原本人们是经过南天门前的羊肠小道才能到达。

南天门在大殿广场东南端的地平下方,呈阁楼状矗立在哑姑山腰,左右各有一只石狮子把守在阁楼两侧。这两只石狮子头顶非常光滑,形成的“石皮”已久;整个头部扭幅较大,面目狰狞,在别处还是很少见。在哥哥的指引下,我沿着青石台阶,快步地下去。下面是一个拱形门洞,前后有佛像两尊。门前有一照碑,上书“宝峰禅林”四大字。站立在南天门,顺着陡峭的山路,依稀可见下面的山沟村庄,我甚至都能看到褒河古镇上的高楼大厦。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我继续兴奋地沿羊肠小道而下,路边峭壁布满着青藤苔藓,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再回首仰望南天门,更是绝峰独立,雄壮无比。旁边一块四五间房大小的石头,很是规整,上面写着“福壽”二字,更是平添了几分气势。

羊肠小道陡峭崎岖,但因善男信女经常出入,脚下的石块已变得光滑平顺。我本想沿着小道往前面探寻一番,考虑到父母还在上面,便快速返回大殿。妻子早已经准备好香蜡黄表,跟着父母一起虔诚礼拜。拾级而上,依次有财神殿、药王殿、娘娘殿等诸多殿堂呈北斗七星状分布在山坡之上。路面绝大多数是整条石块打磨而成,沧桑厚重,透露着久远的年代气息。扶手也多是整块石条制成,其中一块上刻有“道光六年七月十五众执事会首”字样,还有莲花、兽头等雕刻装饰,保存十分完好;肃穆庄严,古色古香,让人油然起敬。一处山崖远远望去如一只下山之虎张口咆哮,传神异常。虎脖处有“虎头崖”三个异体大字,更增添了无限生趣。“毘廬殿”给我印象很深,关键第一个字不认识,更不知道是什么含义。好在网友很快就发来答案,说“毘”就是“毗”,当然也读pí 。这无疑让我长了见识。

我一个人迅速地转完了十多所殿堂,丝毫没有昔日那种压抑颤怵之感,我想这也是和父母同行的缘故吧。岱顶观音殿的位置最是奇特,螺旋状呈现在山坡的最高处。侧面有路,通向一个五六平米见方的平台。本以为走这里可以下得山去,没想三面有石栏杆围绕,底下全是悬崖峭壁。站在平台上,整座哑姑山尽收眼底,凉风习习,惬意无比。观音殿内观音娘娘慈眉善目,凤冠霞帔,仪态端庄,笑对各位善男信女。一个慈祥的道姑侧畔静坐,面前有功德箱一只。我正为难口袋里没有现金,道姑便笑盈盈地指了指功德箱前的二维码。这个可真是方便,可见一切都在与时俱进。尽管信号不好,手机还算争气终于表达了我的一份心意。

比起走马观花地朝拜每个殿堂,我更想听听关于哑姑的传说。

道姑告诉我,“哑姑”确有其人,她的传说有千千万,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她是骑马过来的,走到半路,马回去了,那个地方就叫作“马到”,也就是现在留坝县的马道镇。“哑姑”救苦救难,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她头上的癞疤变成金子接济穷人,为寻找水源舍生忘死。后来羽化成仙真身百年不腐,就安放在哑姑殿下的“真身洞”里。道姑还告诉我,她们小时候还触摸过哑姑菩萨的不坏肉身,后来为了防止红卫兵破坏,被当地群众封存在洞中。于是,我赶紧下去寻找真身洞。恰好,哥哥嫂嫂正好也在真身洞前,不一会妻儿也过来了。哥哥笑着说,当地有个说法,站在真身洞口,能看到“神像”。我就好奇,该不会和黎坪景区那个洞一样神异,能照出佛光吧?上次我和儿子从黎坪回来无意间发现照片中真有“佛光”存在。

带着疑惑,我站在真身洞前向里面眺望,可是除了一道玻璃门,一尊红布缠绕的塑像,根本就看不到哑姑菩萨的真身,更别说是佛身了。正在纳闷,我依稀从洞里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原来,这不就是我自己吗?嫂子笑着说,这里的寓意,也许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吧。我无可置否,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自己是佛,父母更是佛;孝敬父母,为人多行善事,何尝不是佛道?

父母在哥哥的陪同下慢悠悠地朝拜在每个殿堂之中,我快速地返回大殿,和殿前的一群长者交流起来。长者告诉我,这里的大殿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建,距今约有680年的历史。 哑姑菩萨最后就在这里修炼,真身在此坐化,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初一、十五都来朝拜。你看这周边的山势,恰是一朵七瓣莲花。我环顾四周,确实如此,实乃风水宝地也。尤其是东边有一段山坡最为独特,上面的松树林仿佛用刀劈过一样方正,令人震撼。旁边一老妇见我兴致盎然,告诉我说,这些松树都是六十年代知青所栽。

老妇又接着告诉我,哑姑山又名金斗山、宝峰山。传说瑶池荷花仙子下凡到留坝马道飞仙沟变为哑女,受观音点化,采药炼丹,普救山民,在金斗山隐身归天。后来世人修寺纪念,改金斗山为哑姑山,寺称“宝峰寺”。哑姑山奇峰独立,从南天门到观音顶,依山势地形建有大小殿数十间,神像数百尊。有石碑“哑姑颂”为证。我连忙问“石碑”在哪里?妇人告诉我说,在真身洞旁边的石墙上。我迅速在脑海中搜寻,刚才只顾看“真神”了,没注意这块石碑啊!我便立马返回真身洞边,果然,三通石碑清晰可见:“哑姑山哑姑山奇峰独立群山间哑姑端坐莲花上云挂幕幔雾垂帘……普度众生皆从善受尽人间苦与难哑姑美名留人间金斗改叫哑姑山世人传唱到今天”。我用手机认真地拍了照片,但愿回去能看清上面的内容。

我再次返回大殿,本想再向老者询问一些关于哑姑菩萨的故事,看到父母已在大雄宝殿等候,就折身去了大雄宝殿和地藏殿。跪拜过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文/任俊峰)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