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简称为何是“甘、陇”,而非凉州的“凉”?

书兰聊历史 2023-09-16 22:00:01

前言:甘肃地处华夏西北,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想当年汉武帝为了剪除匈奴右部对关中地区的威胁,先后两次派霍去病率军出击甘肃,得胜后增设了武威和敦煌等河西四郡。同样是汉武帝,他在元丰五年推出了州刺史监察制度,今天的甘肃全境在当时都归属于凉州刺史部。所谓凉州,即取气候寒凉之意。

及至东汉后期,随着州刺史的职权不断加重,天下各州逐渐由监察区划演变成一级行政区划,凉州正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凉州以凉州铁骑之强悍而闻名于天下,先有董卓带着凉州铁骑打得关东诸侯不敢寸进,后有马超带着凉州铁骑在潼关之战中差点活捉了曹操。既然凉州如此之牛,为何甘肃不用“凉”字作为简称,而是用了“甘、陇”?

汉朝时期的凉州

一、甘州后来居上

1、凉州的概念不断缩水

有鉴于汉末州牧权重难制,从三国到隋唐都在不断削弱地方,将大州大郡拆分为小州小郡,比如东汉的十三州到南北朝后期变成两百五十多个,再到唐朝前期变成三百多个。当州郡的辖区变小,原州郡之名所代表的地理概念自然也会变小。汉献帝继位之初,朝廷将从凉州析出四郡之地置雍州,其后雍州越来越大,凉州越来越小,甚至有一段时间,凉州被并入雍州。

等到曹丕代汉建魏,凉州方才再度出现,只是所辖郡县之数比汉时要少上一些,治所也从冀县(今天水市甘谷县)迁到了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或许觉得凉州还是太大,晋武帝司马炎又从凉州中析出一部分,在今天的甘肃东部增设秦州。永嘉南渡之后,张氏据凉州,以姑臧为都,称凉王,同时将凉州一分为三,西部有沙州,东部有河州。

前凉时期的凉州

南北朝时期,凉州辖区再度大幅锐减,比如凉州在前凉手上所辖的湟河郡(位于今青海东部)和西平郡(位于今青海西宁一带)均被划归新设的鄯州。及至北周后期,凉州仅剩下武威和广武(位于今兰州西部)二郡,而且这两郡所辖之县加在一起还没有以前的一个武威郡多。虽说隋唐时期设有凉州总管/都督府,但是凉州的地理概念却逐渐转化武威之地。

凉州还有个特点,每逢朝代更迭之际,此地常有乱世豪杰自立,东晋十六国中除前文所述张氏前凉,还有四个以凉字为国号的政权,等于说占了十六国的近三分之一,此后,隋朝末年又有李轨建大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上位者不得不尽量弱化凉字的区域概念,最明显的就是平凉(乃前秦灭前凉后所设)之地名沿用至今。

唐朝时期的凉州

2、甘州的概念不断加强

甘州不仅起步比凉州晚,起点也比凉州低,凉州成为地名的六百多年后,西魏权臣宇文泰下令改西凉州为甘州,以其地多甘泉而名,甘州这才得以问世。甘州往后几经废、设,直到唐朝中期之后才稳定了下来。那个时候的甘州并没有凉州那么大的名气和影响力,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归凉州总管/都督府所辖。

隋初,朝廷析甘州所辖的酒泉郡等地另置一州,以“肃靖宁边”之意命名为肃州,甘州则主要剩下张掖郡。甘肃二州处在河西走廊的西端,称得上正儿八经的咽喉之地,要不然西夏也不会在此地专设一个甘肃军司,并将其驻地安排在甘州。为了进一步凸显甘州的重要性,西夏后来还将甘州提级为四府之一的宣化府,而凉州当时为西凉府,也就是说此时的甘州已经能够和凉州掰手腕了。

西夏时期的甘肃军司

西夏被灭后,蒙古人在其故地设西夏中兴行省,后考虑到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重大,从中拆分出甘州行省(治所位于甘州),没多久又将中兴行省和甘州行省合并,取甘州路和肃州路的首字合为甘肃行省(治所位于甘州)。反观凉州,此时连二级行政区划都算不上,只有一个归属甘肃省永昌路的西凉州(属三级区划)。

再往后,明朝废甘肃行省,将其地与陕西合为陕西布政使司,治所设在西安。此时的甘州看似失去了省城的地位,实际上却在军事方面保留了中心地位,比如负责陕西军事的行都司迁到了甘州,而且该行都司统辖的十二卫中有近半数在甘州,不仅如此,九边重镇之一的甘肃镇同样在甘州。为何甘州如此受青睐?概因其沟通蒙古和藏区的便利性比凉州要强。

元朝时期的甘肃行省

二、陇字由来已久

1、先秦时期的陇山

两千多年前,秦昭王一举灭掉了西边的义渠国,在其故地设陇西和北地二郡,其中陇西郡主要位于今甘肃东部地区。何谓陇西?即陇山之西。华夏向来有以山川湖泊的地理概念来为某个区域命名的习惯,比如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和洞庭湖以北的湖北等,陇西郡之名的由来便是此理。据考证,陇山为今陕甘宁交界处的六盘山南段。

夏商时期,陇山一带聚居了大量古羌人,有学者称灭商的周部族就是源自于古羌人。为何此处会提古羌人?因为古羌人的存在关系到陇山之名的出现。古羌人最早以龙为图腾,他们认为蜿蜒绵长的陇山是龙之所在,故称之为“朝那(因同株挪)”。“朝”在古羌语中是龙的意思,“那”则很有可能是语气助词,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龙山。

陇山的地理位置

有大量的史料表明藏语继承了古羌语,而安多藏语中的“朝”即“龙”。时至今日,陇山一带依然存有很多以“朝那”为名的地、物,比如位于平凉市的朝那镇和朝那寺等。言归正传,随着古羌人和华夏人的不断融合,古羌语中的很多地名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被音译,比如义渠(在古羌语中是四水之意),有的被意译,比如龙山。

龙字在甲骨文中呈现出的形象类似于一种头大、口大、身长的怪状动物,符合龙本身的想象性。当龙字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字形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秦国小篆体,几乎近似于繁写的“龍”。与此同时,此字还派生出了一个加了“阜”字旁的新字,“阜”的小篆写法就像几道山坡,用意明显是指山,只是后来慢慢简化成了现在的陇字。

陇字的字形变化

2、陇比凉更加深入人心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弃分封、置郡县,陇西郡成为了秦朝三十六郡之一,是为一级行政区划。汉朝在秦制的基础上创立了郡国并存制,虽说汉武帝搞出了一个凉州刺史部,但是凉州在东汉末年之前都只是监察区划,陇西郡实则依然可视为一级行政区划,只是其辖区范围有所缩水,析出了天水郡(今甘肃天水)。值得一提的是,今日之兰州当时归陇西郡所辖。

此后一直到隋初,陇西郡都存在着,只是从一级行政区划降为了二级,后经隋文帝废置,陇西郡的建制才开始不稳定了起来。不管怎么说,陇西郡都存续了八九百年,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提起陇西,人们会想到那是陇山之西的地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唐朝以道为名广设监察区,其中就没有忘记陇西,置了一个东起陇山、西至西域东部的陇右道。古人讲究坐北朝南、右西左东,陇右即陇西。

唐朝的陇右道

唐玄宗在边远地区设节镇之时,也没有忘了陇西,像王忠嗣和哥舒翰等人都是有名的陇右节度使。也就是说,陇右不仅是监察区划,还是战区,等到节度使统管军政之时,陇右又成了实际上的一级区划。如此情况下,陇右之名岂不深入人心?反观凉州,当时如有人提及,指的可不是汉朝时的那个凉州,而是陇右道辖下的凉州。

纵使后来有了甘肃之名,人们依然习惯以陇右来称呼甘肃,这里面除了上述影响外,还有很多文化牵绊,比如刘秀曾在平定陇右隗嚣后给前线大将颁下了一道诏书,里面写到,“既平陇,重望蜀”。得陇望蜀的“陇”虽然没有覆盖整个甘肃,可“蜀”却代表了整个四川,两个字放在一起,岂不让人对“陇”产生厚望?

刘秀得陇望蜀

结语

综上所述,甘肃因甘州长期担当其中心城市而简称为甘,又因陇西之名源远流长而简称为陇。至于凉州的凉字则因地理概念的变化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未能成为甘肃简称。其实单从文字来说,甘和陇也比凉更有竞争力,甘有甘甜之意,陇有龙文化之底蕴。

当然,笔者说这些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否定凉州为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只是循着一些历史脉络求知而已。今天我们能够一起探讨关于甘肃的这三个字,恰恰反映出甘肃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句话说得好,底蕴越厚重,发展前景就越大,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甘肃必将重塑昔日丝路明珠之辉煌。

参考文献:

《甘肃通史》

《甘肃地理》

《甘肃历史名城》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