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发现一个让失明者重见光明的方法!
3月4日《自然通讯》发表一项突破性研究,美国哈佛医学院首次用患者自身的干细胞,让因角膜损伤失明的人重见光明,成功率高达92%!这一突破性成果被称为“再生医学的里程碑”,或改写眼科医学教科书,有望帮助全球数百万因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而失明的患者。
角膜,是眼睛最外层的透明组织,就像相机的镜头,保护眼球并帮助聚焦光线。而在角膜的边缘地带——角膜缘,住着一群特殊的"维修工"——角膜缘干细胞。它们不断分裂,源源不断地为角膜提供新的上皮细胞,每3至10天完全再生一次,维持角膜的透明和健康。
一旦这些干细胞被化学烧伤、严重感染或外伤“团灭”,角膜就会长满血管和瘢痕,失去自我修复能力变成毛玻璃——这就是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LSCD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全球约有数百万人因此陷入黑暗之中。
更令人绝望的是,对这些患者来说,常规角膜移植几乎没有效果——因为没有干细胞的支持,新移植的角膜很快就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哈佛医学院乌拉·尤尔库纳斯(Ula Jurkunas)教授的团队面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患者的一只眼睛健康,能否从健康眼睛"借"一些干细胞来修复受伤的眼睛?
于是,一项名为CALEC的技术诞生了。这项手术的过程堪称精妙:
1、取样:从患者健康眼睛的角膜缘获取一小片组织(仅1平方毫米),内含约200个干细胞;
2、培养:将组织中的干细胞分离出来,在特殊环境中培养2-3周;
3、制备移植物:让培养好的细胞在去上皮化的羊膜上生长,形成细胞移植片;
4、移植:将这片"活的细胞移植片"移植到患者受损的眼睛上。
这项技术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是美国第一个完全不使用异种成分、血清和抗生素的干细胞培养方案!这意味着更低的感染风险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临床试验在马萨诸塞眼耳科医院进行,14名接受CALEC移植的患者被随访18个月,结果令人振奋:
术后3个月:50%的患者角膜表面完全恢复;
术后12个月:79%的患者角膜表面完全恢复;
术后18个月:77%的患者保持角膜表面完全恢复;
加上部分恢复的患者,CALEC在12个月和18个月的总体成功率分别达到93%和92%!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绝大多数被传统方法判定为"无法治愈"的LSCD患者,终于找到了恢复视力的希望!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项手术展现出极高的安全性。在18个月的随访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安全事件,没有发生角膜穿孔,没有出现移植物大范围脱落,供体眼睛(取样的健康眼睛)没有出现任何长期并发症。
不过目前CALEC技术还存在一个局限性:它只适用于单眼受损的患者,因为需要从健康眼睛取样。
但研究人员已经在寻找突破这一限制的方法,希望建立基于正常尸体眼角膜缘干细胞的异体制造工艺,这样就可能治疗双眼都有损伤的患者。
研究团队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获取更多数据并寻求FDA批准。虽然CALEC目前仍是一项实验性治疗,尚未在美国任何医院正式提供,但它代表了干细胞治疗眼科疾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各种原因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但这一疾病的知名度远不及白内障或青光眼。
在发展中国家,化学灼伤是LSCD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工业和农业事故。而在发达国家,接触镜相关并发症、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常见病因。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许多LSCD患者长期忍受着视力下降、眼痛、畏光和流泪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CALEC技术的突破,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Jurkunas, U. V., et al. (2025). Cultivated autologous limbal epithelial cell (CALEC) transplantation for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a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of the first xenobiotic-free, serum-free, antibiotic-free manufacturing protocol developed in the U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6, 160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