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盆老寨,也叫邦盆老寨,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与布朗山乡交界地带。
班盆老寨古茶园与老班章茶园位置毗邻,两者的直线距离只不过2公里左右,甚至班盆老寨古茶园与老班章古茶园有一部分是连接的,因此其也被戏称为“山寨版老班章”。
老班章在茶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价格也是被炒得老高。屯不起老班章的茶友便会把目光转向班盆老寨,据说是老班章最好的“平替”。
今天老闪带各位茶友寻觅班盆老寨,它真的像传闻中说的老班章的平替吗?
班盆老寨距贺开村委会17公里,为泥巴路,行驶较为困难,距离勐海县城42公里,开车将近一个半小时左右。
抵达班盆老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气派的大门。
“风过班盆带茶香,天佑拉祜得福报”班盆老寨,是一个拉祜族村寨,居住着古老淳朴的拉祜族村民。正是因为班盆老寨茶叶的出名,寨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班盆老寨在前几年被评为“最美乡村”,亲临这地,一点也不假。寨子里一路上都是水泥路,宽敞明亮,路上一排排温暖舒适的小洋房,这和我印象中的班盆老寨一点都不一样。
我们在寨子里闲逛了一圈,发现这里还有篮球场和活动场所,几个拉祜族村民老人聚在那聊天,手里拿着几瓶矿泉水瓶。
走近看,原来水瓶里装的是酒。拉祜族人爱喝酒是出了名的,果然名不虚传,看他们喝酒就像喝水一样简单。
来班盆老寨之前没有提前联系当地人,所以我们只好试着和寨子里的村民搭话。
和我同行的老李带着相机,在我和一个拉祜族老人搭话的时候,他顺便拍了几张照片。
令我惊讶的是,在瞥到照相机对准她的时候,她立马用手挡着脸,试图逃避镜头,害羞地挥着手说:“不用拍我。”当地的拉祜族村民确实有点胆小社恐哈。
本来我们此行是想收点班盆老寨古树茶的,结果去问了好几家都没有,早几个月前已经被当地茶叶合作社给收走了,只剩一些零零散散的散茶,只好作罢。
一位热情的拉祜族小伙用自家的散茶给我们泡了一杯,邀请我们品尝。
班盆老寨相比老班章来说,入口滋味没有那么强烈,口涩感也更加柔和,算是自成风格了。班盆茶叶有着高山生态的山林香味,茶叶香气以花香果香为主,香气饱满纯正,茶汤滋味浓醇饱满。
值得一提的是,班盆老寨价格仅仅是老班章的四分之一,口感上也较为相似,说是老班章的平替也不为过。市面上的很多老班章的其实就是用班盆老寨混装的,若不了解老班章的茶友也就这样被糊弄过去了。
我们茶友寻找的就是这种品质好,价格合适的茶,班盆老寨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王。
只是市面上真正的班盆古树并不多,很多也是打着古树的名号,甚至于打着老班章的名号在卖。
与我同行的侄女小酌一口便小声的在我耳边嘀咕,这个茶不好喝,太苦涩了。听到她这句话,让我想到小时候有很多“不喜欢的事物”。
不喜欢“生姜、葱、香菜、辛辣......”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不喜欢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少。吃的,只要不危害生命健康,能端上桌的我都尝尝;穿的,人家送的家人买的我都穿。
以前有很多不喜欢并不是真正的不喜欢,只是没有坚持到最后罢了,现在逐渐消失。
同样,我的学习品茶过程也是如此。原本有很多坚持和爱好,浸润在普洱茶的世界里后,我觉得,只要是茶,我都不排斥。
总觉得,各有优点,学着欣赏。没有癖好,没有执着,随之淡然。
品完茶后,我们请那个拉祜族小伙带我们去班盆老寨茶园看看。古茶园和寨子离得很近,不像之前的长途跋涉,我们走7、8分钟就到了。
他带我们去了赫赫有名的班章路,这个茶区就是与老班章古茶园隔得最近的茶区。路两旁很多古树茶都被承包了,市面上也很少见到。我们便继续往里面走,到山坳处的一块茶地。
这里的生态环境特别棒,幽静且伴随得有虫鸣声,对于品质上好的茶叶来说,生态环境非常重要。茶园和原始森林混生混长,高大的树木比比皆是。
古茶树长在斜坡面上以接收充足的阳光,而且茶树都比较矮。听拉祜族小伙说,别看它个子不高,但是地面下的根茎足有半个茶树那么大!
茶树表面覆盖着一层层青苔,茶树上随处可见寄生许多的植物,可以看出这片古茶园历史的悠久。
据小伙说,这里的茶树龄至少在四五百年左右。班盆古树茶的树干粗壮,叶片油亮而有光泽,茶树长势十分旺盛。
逛了茶区半小时左右,我们便离开了古茶园,开始了返程的路。
我依然记得去到班盆的那一天—:凉爽的风,幽静的茶山,害羞的拉祜族村民、阳光下的拉祜村寨、古茶园熠熠生辉。
这时候,真想立马泡一杯班盆古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