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认识了三个朋友,他们对于“什么是好茶”有着各自独特的看法。
老李,爱茶多年,他的茶缘可以追溯到90年代,那时他便开始收集并品味各种茶叶。
他对茶的热爱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品茗上,更在于他对特定山头茶叶的深深眷恋。
当被问及对优质茶叶的定义时,他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喜好:帕沙的犀牛塘茶,磨烈的绿水塘茶,以及他深深钟爱的滑竹梁子、冰岛老寨和薄荷塘茶。
老李因早年便开始了他的收藏之旅,如今得以悠然自得地品味这些珍贵的茶叶。
咱们换个角度看,对他来说,好茶得是来自那些名声响当当的山头,还得是他自己真心喜欢的那种。
这说法挺在理的,毕竟那些名山头的茶,可是经过了一大波茶迷的火眼金睛,确实有两把刷子。
但前提是,你得确保手里的货是货真价实的。
至于个人喜好嘛,那可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过他喜欢的是啥呢?
是那种喝起来口感层次丰富的惊喜?还是性价比高到让人忍不住想多囤几包?或者是那种难得一见的稀有品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出发点,认为与自己不同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这种态度无疑是狭隘的。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在自欺欺人。
老钟,卖茶之人,他所推崇的好茶究竟是什么?
坝糯、昔归、班盆、麻黑——这些茶叶在他看来,不仅性价比出众,易于销售,而且制作这些茶叶还能带来可观的利润。
在他的理念里,茶叶必须具备高性价比——即高品质与低廉价格的完美结合。
从他的立场来看,这样的观点无可厚非,这无疑是智慧的商业策略。
老姚,一个热衷于收藏各种茶叶的人,无论是绿茶、红茶、生茶还是熟茶,白茶,他都应有尽有。
哪里有他不喜欢的茶。
按理说,一个喝过这么多茶叶的人,应该对何为好茶有着深刻的见解。
然而,当我询问他这个问题时,他却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为我斟满了茶杯,轻声说道:“喝茶吧,喝茶。”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他们的出发点、喜好以及感受各不相同。
在探讨何为好茶的问题时,我大胆地将其分为两个基础层面: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物质基础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1.无农残:这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要素。必须要有经过抽样检验的报告来证明。
2. 工艺质量:许多人过分强调树龄和山头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加工过程的规范性。
大叶种茶叶的条索应肥壮、油润、有光泽,并且在手中应有明显的重量感。这些特征都可以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来辨识。
3. 口感体验:无论他人如何评价,最重要的是亲自品尝并确保自己喜欢。减少对他人评价和故事的依赖。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茶叶品质的基础,而其他如性价比、口感丰富度、喉韵和茶气等特性,则因个人偏好而异。
至于精神基础,它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范畴。任何能够用语言描述的事物都受限于语言的框架。
唯有用心去感受。
一位独居的老人,耗费两个小时精心,泡制一壶普洱茶。旁人是难以揣摩他的心境。
一位日以继夜工作长达16小时的丈夫,夜幕降临时,才得闲暇泡上一杯普洱。旁人难以体会他此刻的释然。
置身于茶山之下,茶树环绕,微风拂面,泡上一杯普洱。旁人难以感受他此刻的闲适。
所以,心灵的感受是难以言传的,只能靠个人去细细品味。
何为好茶?
在物质条件既定的前提下,能触动心灵,带来精神愉悦体验的,便是好茶。
(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老闪的茶)
老闪有两大爱好:喝茶和交友
若您也是爱茶懂茶之人
不妨移步公众号
与老闪品茶论道,共享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