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活挂钩,其实与经济也有联系,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生活理念也产生变化。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开始喜欢文艺范儿。
2014年,著名油画家冷军的作品《手相》被卖到690万,这引起社会诸多领域,诸多阶层人的广泛关注。
“一副破手套能卖到这么多钱”,很多人开始质疑。对此,专家直言:“你用放大镜放大10倍再看看!”
除此之外,还有人直接投诉:“画家把画拍出照片来展览,画展成了摄影展,作为观赏者感觉受了欺骗!”
冷军则淡定说道:
“做艺术是件很自由的事,他们有说的自由,我有做的自由。”
痴迷画画
艺术来源于生活,绘画自然也不例外,一幅好画有时能给人精神上的振奋,艺术的柔美是无可替代的。
台湾著名国画家孙家勤曾被拜托画出一百幅花卉,那是来自美国一家医院的订单,孙家勤有些疑惑,问为什么要订购这么多?
医院给出答案:“当病人看到宁静自然的画作后,心情就非常舒畅,从而缓解了他们内心的焦躁。”
这也体现出绘画的魅力。
自然界的规律是花开花谢,然而画家却可以用画笔按照心中所想画出不一样的美,令人感觉仿佛能将万物握在手中,这是一种能力,也是每一个画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绘画属于一门高雅的技艺,那么不禁有人产生疑问,这是普通人可以接触的吗?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属于有钱人的玩法。
但是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的确绘画确实费钱,然而在21世纪的中国,伴随着我国综合势力的飞速上升,人民的消费能力越来越高。
特别是消费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让无数家长重视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
当然想要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坚持。冷军成名很早,《手相》是他1996年便完成的作品,那时的他才33岁,却已经是有名的青年画家。
冷军是天才吗?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相对于天分,冷军超乎常人的专注力和对绘画的痴迷是他后来走向成功的一大秘诀。
一般来说出身在绘画世家的孩子,通常要比其他人对艺术更加敏感,然而冷军的家庭很平凡,父母从事的职业也和艺术不相关。
唯独冷军小小年纪便有了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男孩一般比较活泼,但冷军却能静得下心来用简陋的铅笔在纸张上勾勾画画,有时候一画就是几个小时。
这份坚持从少年到成年。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毕业后,冷军开始进行自己的创作。
1994年,他的作品《文物—关于网的设计》获得当年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5年,冷军再创佳绩。
他的作品《世纪风景之二》荣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金奖,一时之间,关于他的赞誉越来越多,但他只是笑着说道:
“我只是在某个专业上有了一点点成绩。”
很多人称冷军实在谦逊,油画《世纪风景之二》沿袭了他以往绘画的风格,构思巧妙,一堆废铁却组成几把手枪。
但从整体看又是世界地图的模样。具有年代感,又引人深思。这种富有年代感的画风奠定了冷军油画《手相》的创作基调。
灵感来源
历史中很多优秀的画作往往都并非是鸿篇巨作,画得满不代表画得好。像齐白石画虾,懂的人常常说“寥寥几笔,尽显神韵”。
正是因为对事物的观察细致,齐白石才能将虾子画得灵动,哪怕作品中没有画水,你也能看出虾的自由之态,灵动之美。冷军在和人谈作品时,常常提到齐白石。
虽然画派不同,但是绘画的要点往往是相同的,冷军绘画的特点之一也是专注和耐心观察。虽然画的物件小,但是冷军能够将每一处细节画到位。
1996年,冷军跟随朋友去钢铁厂参观,一只被丢弃的破手套吸引了冷军全部的目光。
那么这只手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其实并无不同,但和普通手套相比它充满沧桑感。
如果你熟悉冷军的画作,你可以发现他前期的很多绘画都和工业以及金属有关,当然也有人形容他画得都是“破铜烂铁”。
关于这一点,在冷军的讲座中有提到过,虽然他没有明确表达,但这种画风应该和他所处的年代大有关系。
冷军时常感叹80年代的不易,因为他的创作之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绘画需要接近生活,而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
很多西方国家的东西被引进到中国,这就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被隐藏起来,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一味崇尚西方新奇的东西,依旧有很多人将祖辈的东西传承了下来。
但对于画家而言,尤其是学西方油画的人来讲,肯定是西方的作品更加正统,因为油画本就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发展历史悠久,于是跟风模仿西方画作的人有很多。
那些绚丽的色彩充满美感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冷军却想法不同,他想画出不一样的作品。在冷军眼中,一个勺子、一颗钉子、一堆铁线都能带给他不同的感受。
也因此在看到钢铁厂被丢的手套时,冷军感悟颇深,他认为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东西。
得到了灵感的冷军瞬间就有了绘画的欲望,这就像是一个饥饿的人突然吃到一块面包。灵感是转瞬即逝的,冷军为了保持思维的鲜活性,每天都在画室勾勒自己的作品。
有时候画一小部分就用了几天的时间,好作品都是需要雕琢的,冷军自然也不例外。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油画《手相》才最终完成。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冷军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品发布后,很多人都感到惊叹,但是等它成交后却备受争议。
艺术之美无可复制
2014年,在冷军作品《手相》卖了690万,一些人将全部的焦点放到这幅画上,想欣赏一下大师的作品。但看着看着,一些人竟然认为它不值这个价。
而某些专家则笑着表示,你们拿出放大镜放大十倍才可以看出这幅画的精妙之处。事实证明,在放大镜下,冷军的作品《手相》依旧看不出是被画出来的痕迹,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手相》这幅作品彻底火了起来,然而解决了一个争端之后,又冒出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有多数人开始反思这种绘画的意义在哪里?
就是因为这幅油画太过于完美,以致于众多网友感慨“不如直接用相机拍”,难道画家将作品画得栩栩如生不好吗?
一个画家绘画越逼真,和摄影机拍出来的一样,这足以反映他高超的绘画能力,然而时间久了也会给人“审美疲劳”的感觉。
正如同断臂的维纳斯可以带给世人无数的想象一样,有时候太完美反而让人一眼望去有些“乏味”。
有人甚至投诉:
“画家把画拍出照片开展览,画展成了摄影展,作为观赏者感觉受了欺骗!”
冷军则淡定说道:
“做艺术是件很自由的事,他们有说的自由,我有做的自由。”
面对质疑,冷军坦然接受也勇敢为自己发声,画如其人,有人评价冷军的画:“画笔有灵魂,作品有风骨。”
不同的领域有各自的佼佼者,同样一个东西用照片拍出和用画笔画出是绝对不同的,衍生而出的是两幅作品。
优秀的摄影师可以奔赴千里,跋山涉水,只为拍出震撼人心的照片,画家也是一样,一笔一个线条,历经一年或者两年方能得出一幅精致画作。
如果说这两种职业有共同点,那就是同样的专注,同样的呕心沥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你缺少的可能只是一双欣赏美的眼睛。
其实很多去现场看过冷军画作的人都有被震撼到,那是一种意境的美,和摄影机拍出来的质感完全不同。
关于作品《手相》,虽然画得只是一只手套,但是通过这只手套你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很多东西,毕竟破成这样才选择丢弃足以看出主人对这只手套的重视。
然而手套的寿命终将会结束,在日复一日的侵蚀中,它已经不能奉献出自己的价值,完成宿命的它只能成为过去。
手套上的破洞、油漆印以及褶皱等细节好像被放大无数倍,能够弄出这种痕迹的和工厂环境有关,也和工人自身有关,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中国工人辛苦工作的身影。
在90年代的中国,还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家庭,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没有接受过教育,只能做一些粗活。和众星捧月的上流人士比起来,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苦。
冷军选择画这样一只破损的手套,必定是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群体有所同情和敬畏。所以作品《手相》意义非凡,寓意深刻。冷军虽然是一名油画家,但他却将传统与历史刻在绘画之中。
用作品说话
画家都是感性的,他们的作品往往和时代相关,和社会有关。其实除了作品《手相》外,冷军的另一个作品《五角星》也遭受过质疑。
2007年,冷军作品《五角星》被卖到1005万,这在网上引起强烈争议。
还是同样的问题,由于过于真实,很多人认为《五角星》这幅画是照片打印的。
很显然这种怀疑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但为了避免谣言,冷军还是第一时间拿出画作交给专家检验,这种做法他已经习以为常。
因为每当有新的作品出来,冷军都会成为“网络红人”,对此他也感到有些无奈。不过冷军的心态很好,这也是他一直能够坚持画这种风格绘画的原因。
有人说冷军已经百炼成钢,就像他的作品一样。但其实在1999年油画《五角星》刚出来的时候,争议的声音很大,冷军差点招架不住。
因为那一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如期举行,而冷军的作品也在展览系列。油画《五角星》成为讨论的焦点。
画中的五角星锈迹斑斑,并且凹凸不平,那是子弹打上去留下的印记,它给人的感觉太过真实,从技巧层面来看,冷军的绘画艺术已经炉火纯青。
最为难得的是这幅画背后的意义,冷军想表现的是中国艰难的革命历程,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家民族大义。巧思构想和大胆创作让冷军再次火出了圈。
然而有人持不同意见,一位笔名为“汉伟”的评论家在杂志上批判冷军亵渎无产阶级政治形象。这样的言论让36岁的冷军感到有些慌张,他没想到自己的作品竟然被扣上这么大的帽子。
好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有人为冷军说话,他们撰写文展抒发自己的看法,支持冷军的创意思维,肯定他的爱国情怀。
有专家称赞说:“它已经不再是五角星,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灵魂。”
在相继评选中,冷军的油画《五角星》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冷军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那么大众对于冷军的印象是怎样的呢?一头凌乱的头发,一副厚重的眼镜,由于脸庞过于消瘦,所以在镜头前看起来有种凌厉的感觉。
但其实冷军在给人做演讲时,还是十分友好的,爱笑也爱调侃自己,而且十分谦逊。或许艺术家都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感觉,冷军总能用幽默的话语说出令人信服的话。
但尽管如此,我相信任何一位画家遭到质疑,他的心中还是有些失落的,因为这是大众对他的不信任。
不过伴随着冷军作品《五角星》发布后,他开始致力于画肖像画,这让很多网友感到意外。
致力于创新
有绘画技巧铺垫,冷军的肖像画也令人眼前一亮。2004年,他的绘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这件作品是致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如此自信,但冷军用他的实力做到了。
油画中的女子是一位中国女性,五官端正,嘴角微微上扬,身穿柔色毛衣,既温婉又贤淑。在冷军的笔下,画中人被赋予了灵魂,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众多画迷对冷军的肖像画愈发期待起来,冷军也没有辜负画迷对他的期待。
2007年,《肖像之相·小唐》让冷军的超写实绘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很多专家称这件作品有“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的大师水准。
油画中的女子相貌柔美,肌肤有光泽,眼睛十分灵动,就连摄影师也被震撼到,简直太逼真了。所以有人称冷军这是在用他的双手向科技文明挑衅。
面对种种赞誉,冷军十分冷静,他依旧在画室内里进行他的创作。对于画家而言,只有不断绘画才能有所突破,所以冷军从未停止过他的脚步。
成名之后,几乎每一年,冷军都能为大众带来新的作品。然而依旧有人对他的油画有所质疑,尤其是画作卖出高价的时候。
对此冷军已经习以为常,他知道多说无益,同时也明白相信他的人会永远支持他,不相信他的人总会产生疑心。
曾经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冷军表示想要画出优秀的作品就只有耐心耐心再耐心,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也有人问过他为什么可以如此专注的画出每一个细节,冷军推了腿架在鼻梁上的眼镜笑着说道首先要打好基本功,其次要持续坚持。
关于这一点,其实冷军确实深有体会。虽然冷军有极高的绘画天分,但最初他的家里人并不十分支持他。
因为冷军的父亲是理科出身,所以他希望儿子能够和自己一样,毕竟在那个年代,普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冷军总是独自一人偷偷画画。
由于冷军高度近视,所以他每次离画的距离都非常近,从局部开始绘画一点一点扩展至全篇。在当时近视是别人眼中的缺点,很多人为此苦恼,但冷军却不以为意。
后来高考失利后,冷军顺理成章说服父母,直言自己如果学美术一定能考上,还将自己的几幅作品给父母看。冷军的母亲觉得儿子在绘画上确实有天分,于是给他报了培训班。
第二年,冷军如愿以偿考上大学,自此之后,冷军的父母便全力支持儿子学画画。可以说冷军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坚持。
冷军的绘画水平毋庸置疑,作为超现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尽管他的油画还在因为过于真实而深陷批判的漩涡,但艺术从古至今都是在充满争议的路上不断进化。
真正的艺术家是无所畏惧的,冷军的画究竟好不好,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懂,有人不懂,有人只看表面,有人看到内在……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大师的画作,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那么对于中国画家冷军,大家对他的作品,能卖出如此高价,有什么看法?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的高见!笔者只想说,支持冷军,支持中国美术!
参考文献:
[1]刘心愿. 冷军超写实油画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冷军的超写实五角星.《Hi艺术》,2013-4-10.
喷他的人很多,但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全中国身价最高的油画大师
学画的都知道,写实具像是画画的基础。现在高中,不用大学毕业的,对着照片超写实能力一大把,但叫他们写意?起码四十岁才能够看。崇拜超写实,只能说国民的艺术素养太差了,欣赏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阶段,按历史划分还停留在宋朝之前。
没价值
国外照片投影画,传到中土。冷公市场早入,炒作发财了
现实文化艺术的状态非常遗憾,常常是毁灭艺术。其绘画金价巅峰作品常常是一坨屎。
虽一幅画几百万太夸张,但他画得至少比毕加索梵高的好看……
我想问一下,艺术何在?一亿像素的相机了解一下,不行10亿也行。
你要有故事,然怎么卖高价
照片和画出来的怎么可能一样
比照相机还强悍,佩服!
有相机要画家有何用
这副手套油漆看起来不自然 不像油漆,更像染料。。
我以前听过,说现代已经有了照相机,画画的实用功能已经被代替,因为不可能有比相片像的画,但是美术追求的根本不是像不像的问题,而是美,朱光潜先生谈美早就说过,这个叫什么冷军的怕是落了俗套。
这才是艺术[点赞]
这个是真的牛
它不会大笔触作画它只会擦
人都跑不过汽车,还练短跑长跑马拉松干嘛?
艺术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艺术的可贵在于发现美,创造美,着重再创造,完全照搬叫什么艺术?拍照不香吗?废老大劲画张照片?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