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1.0”政策,分别于2月4日和3月4日,对中国输美商品两次均采取了加征10%关税的动作。两轮关税到底能造成多大影响,仍需要进一步评估。
关键城市公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就非常值得关注了。
上海的情况是,1-2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6458.53亿元,同比下降4.7%。其中,出口2999.47亿元,同比增长12.7%;进口3459.06亿元,同比下降15.9%。
深圳的情况是,1-2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6037.03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出口3673.28亿元,同比下降16.6%;进口2363.75亿元,同比增长1.1%。
东莞的情况是,1-2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2283.8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进口898.5亿元,同比增长39.0%,出口1385.3亿元,同比增长12.6%。
这其中隐含了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节点,在一定程度上美国企业定然存在“提前囤货”的情况。这就意味着,虽然上海、东莞头两个月外贸出口增幅不小,很可能是因为这一因素的催化。即便如此,上海、深圳1-2月进出口总额整体偏弱,也体现出了部分观望情绪。
不难看出,特朗普“关税1.0”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3月份之后的数据,恐怕更为真实。外贸数据虽然有一丝隐忧,但官方PMI数据,却提振了信心。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PMI为50.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三大指数较上个月分别上升0.3,0.4和0.3个百分点,并且均在扩张区间。
能取得这一成绩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3月4日是特朗普第二个10%关税的落地时间点,不出意外的话,3月份国内的整体外贸出口将会受到更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指标不跌反升,就足以说明中国经济的韧性。
2025年第一季度开了一个好头,虽然第一季度遭遇到了特朗普两轮关税的影响,中国经济在大力拉动内需的方针下,已经成功抵挡住了特朗普“关税1.0”的首波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仍不能松懈,因为接下来就是特朗普的“关税2.0”。

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预计将会在4月2日落地,不确定性就在于,尚且不清楚特朗普是否还会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如果加,对哪些商品加征,加征多少,还都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了,基于常识推断,闲闲财经认为,特朗普“关税2.0”对中国冲击大概率不及“关税1.0”,但“对等关税”打击面预计更广,对全球经济影响仍不容小觑。
这样可能会间接地造成全球需求下降的情况发生,进而打击我国外贸出口,这就需要我们在拉动内需的道路上继续发力。
官方同样采取了积极措施,3月31日,财政部公布,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目的是支持银行信贷扩张、抵御风险。
闲闲财经认为,5000亿特别国债安排的时间非常巧妙,恰逢特朗普“关税2.0”落地前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
2025年,由于特朗普关税因素,为世界经济造成巨大不确定性,中国采取的积极拉动内需动作在第一季度成效斐然,在关键时刻,再添一把火,中国经济预计在成功抵挡住特朗普关税首波冲击后,轻松渡过特朗普关税的第二波冲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旦特朗普两轮关税对中国经济构不成威胁,预计特朗普很难再有更大的“杀伤性”政策出台了。